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 注意 . 内隐学习范式

主观测量标准

/subjective measure criterion/
条目作者孙连荣

孙连荣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2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种评判知识内隐性的测量方法和标准。

英文名称
subjective measure criterion
所属学科
心理学

对于被试在学习后所获得的知识是否是内隐的,在内隐学习的三大传统研究范式(人工语法学习范式、序列学习范式及复杂任务控制范式)中常采用不同评判标准。其中,人工语法学习范式和序列学习范式采用言语报告的主观内隐性标准,复杂任务控制范式则用迫选测验的方式检测知识的内隐性。研究者发现,言语报告和迫选测验对内隐和外显知识的划分较为模糊,不能作为检测知识内隐性的有效指标。1984年,美国心理学研究者D.M.罗森塔尔提出了高级观念理论(HOT);1997年,英国心理学研究者Z.丹尼斯和D.贝里提出了内隐知识的主观测量方法,其一般程序是要求被试在每次判断任务中,先报告测试项目是否含有与学习项目一样的结构,随后在“50-100”的标尺上标出判断的信心水平,并接受判断基础测量,即在“猜测”“直觉”“记忆”“规则”四个项目中选定当次判断的依据。

丹尼斯等人还阐述了主观测量的两个标准:其一为“猜测标准”,即当被试的言语报告他们仅仅是在猜测但其行为却表现得显著高于基线水平时,表明被试所习得的知识是内隐的;其二为“零相关标准”,即当同一个被试对其所作判断的信心值与其作业的准确度之间没有相关时,则意味着被试无法区分能准确反馈知识的心理状态和仅基于猜测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说明被试的知识也是内隐习得的。对此,众多后续研究对主观测量的内部效度进行验证,发现单纯的主观测量很难确定结构知识是否内隐(结构知识即指被试在人工语法学习训练阶段获得的关于训练项目结构的知识,包括组块、规则以及具体的样例等),但配合判断基础的测量后, 这种方法能很好地判定结构知识的内隐性。

  • 郭秀艳,朱磊,邹庆宇.内隐学习的主观测量标准.心理科学,2005,28(5):1192-1195.
  • DIENES Z, BERRY D C.Implicit learning: below the subjectivethreshold.Psychonomic Bulletin,1997,4(1):3-23.
  • DIENES Z, SCOTT R.Measuring unconscious know ledge: distinguishing structural know ledge and judgment know ledge.Psychological Research,2005,69:338-351.
  • ROSENTHAL D M.Two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Philosophical Studies,1986,49:329-35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