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全书共计22万字。该书是一部具有工具性、资料性的档案学、文书学要籍的书目内容提要,是一部档案学、文书学的发展简史。
该书对中国自辛亥革命至1986年,公开和内部出版的档案学和文书学专著、文集、资料集、工具书、译著等共260余种著作,按类编排,总的评述后继以分别评介。全书正文共5章。第一章论述中国档案学文书学著作及其研究的基本概况,总结了查找与阅读中国档案学文书学著作的方法;第二章对1912~1949年出版的中国档案学文书学要籍情况进行了评述;第三章对1950~1986年出版的档案学文书学著作情况进行了评述;第四章评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档案学文书学研究的发展情况;第五章对当时中国翻译出版的国外档案学著作进行了评述。该书采用总的评述和分别评介相结合的方法,于每一章节首先予以总的评述,然后按著作出版时间先后择要介绍,指出其学术价值和可资某方面研究的参考价值。后附有该书所载著作笔画索引。
该书注重客观与微观兼及,理论与实际结合。①内容涉及中外档案学文书学的各个领域,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档案学论著的有分量的目录书、参考书。②系统介绍了多年来问世的档案学文书学著作,集中反映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档案学文书学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方便读者了解中国档案学文书学的发展历程,明晰中国档案学文书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档案学与文书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③作者在评述著作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客观公正。④专著对众多的档案学文书学要籍兼评并述,以类相从,择要叙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