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人类第一次获得矿物基础油。1876年,俄国人在巴拉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矿物基础油的炼油厂。1927年开始采用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的常规工艺大规模地生产润滑油基础油。20世纪60年代,利用矿物基础油生产的加氢技术,相继使加氢精制、加氢处理、加氢降凝和异构脱蜡技术以及常规技术与加氢技术结合的组合工艺技术工业化。除矿物基础油外,合成基础油(包括费托合成基础油、聚α-烯烃基础油)以及生物质基础油等相继得到开发和工业化应用。最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油是从原油生产的矿物基础油。根据原油的不同属性,矿物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和中间基基础油。21世纪初,参照美国石油协会对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的分类要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先后实施了新版基础油规格。常规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只能生产美国石油协会Ⅰ类基础油,而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美国石油协会Ⅱ/Ⅲ类基础油)则需采用加氢技术或常规技术与加氢技术的组合工艺进行生产。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可分为物理过程的常规技术和化学过程的加氢技术,或常规工艺与加氢技术的组合工艺。①物理过程的常规技术,由常减压蒸馏提供生产矿物基础油的原料(减压渣油需经溶剂脱沥青),由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的组合工艺生产矿物基础油。溶剂精制的作用降低油品沥青质和胶质,改善黏温性能;溶剂脱蜡的作用是降低油品凝点,改善低温流动性;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的作用是改善油品颜色和稳定性。②化学过程的加氢技术,在氢气和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氢气与油品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油品的分子结构,获得理想性能的矿物基础油。如全部采用加氢技术的全氢法工艺、部分采用加氢技术的混合工艺。
21世纪初,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或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单纯传统的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工艺生产的Ⅰ类润滑油基础油,已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通过美国石油协会Ⅰ类基础油与美国石油协会Ⅱ或Ⅲ类基础油共用是某些地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方式。加氢技术生产的Ⅱ或Ⅲ类基础油将成为市场主流。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除矿物基础油外,合成基础油和生物质基础油也将获得大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