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次投入浸涂槽中的涂料量较大,且长期反复使用,所以浸涂工艺要求涂料稳定性好,沉降速度慢,溶剂挥发少。浸涂法一般采用烘烤型涂料、水性涂料和自干型涂料,如沥青烘漆、水性丙烯酸树脂烘漆、酚醛树脂等。而快干型涂料、固化剂固化涂料和颜填料密度大涂料则不适用于浸涂方法,如硝基纤维涂料、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富锌防锈涂料等。浸涂工艺主要包括浸漆与去余漆两个步骤。浸涂最合适的涂膜厚度是30微米左右,而漆膜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涂料的黏度,浸涂应确定合适的涂料黏度,并严格控制。由于涂料黏度与温度关系密切,涂料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浸涂槽的涂料温度也必须严格控制。浸涂去余漆常见方法有自然滴落法和静电法。静电去余漆法速度较快,可改善被涂物上下涂膜厚度不一致的缺陷。
浸涂主要应用于小型五金零件、钢质管架、薄片、电气绝缘材料以及结构复杂的器材(如热交换器、弹簧等)的涂覆。而带有深槽、盲孔等能积蓄余漆,且余漆不易去除的被涂物,则不宜采用浸涂。浸涂优点是省工省料、生产效率高、设备及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适于单一品种零件的大批量涂装。浸涂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仅能用于表面颜色一致的涂装,浸涂后被涂物上下部的涂膜厚薄不均匀且下边缘往往有积聚涂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