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贝塔朗菲发表了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这标志着“一般系统论”的诞生。贝塔朗菲在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提道:系统论是一门运用逻辑和数学的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它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事物、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内在规律性。作为科学思维的新范式,系统论和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学科和行业,以解决日益复杂的课题和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供应计划控制着军需品从生产进度、交付以及分配到战场的整个采购过程。他们引入的供应管理系统被设计界认为是系统设计先驱,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阿波罗”计划中也有所体现。美国的战时生产委员会联合不同行业生产军方兵器,曾成功在29家企业和60种车辆生产设备里实现标准化生产,甚至连门把手都统一到一种规格。这种管理和生产模式运用了系统论理念,加强了部门协作,提高战备效率,可谓系统设计之杰作。
设计环境的复杂化致使涉及的问题和设计要素越加烦琐,从系统的观念控制设计因素并解决问题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之不足。20世纪50年代,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率先将系统设计引入教学与实践。“在系统中思考的理念是将大型复杂的物体分解为若干个易于单一技术生产的部件。”这种观点非常适合家具设计和生产领域,受到汉斯·古格洛特的支持和追随。他提出12.5厘米(1米的八分之一)模数应用于家具设计,并设计了第一个家具组合系统M125型。古格洛特声称:作为一种原则,他今后只想研发家居系统,而不想设计单个家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