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艺术学 . 设计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人物〕 . 〔外国〕

马列维奇,K.S.

/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
条目作者Arthur O. Eger撰汪芸译
条目作者Arthur O. Eger撰

Arthur O. Eger撰

汪芸译

汪芸译

最后更新 2024-06-20
浏览 227
最后更新 2024-06-20
浏览 22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878-02-23~1935-05-15)

俄国画家、艺术理论家。原名卡济米·马列维兹[注]

英文名称
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
原名
卡济米·马列维兹
国籍
俄国
出生日期
1878-02-23
去世日期
1935-05-15
出生地点
基辅
去世地点
圣彼得堡

生于基辅,卒于圣彼得堡。他的母语是波兰语,但他也掌握了乌克兰语。在基辅,马列维奇的父亲管理着一家糖厂。马列维奇是家里14个孩子中最大的,不过这14个孩子当中只有9个幸存下来,活到了成年。虽然,他看似喜欢当时所谓的农民风格绘画,但是在12岁之前,他对艺术知之甚少。1895~1896年,他在基辅学习绘画。1896年起,他与家人住在库尔斯克。1904年,马列维奇的父亲去世,他搬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院学习。1911年,他参加了在圣彼得堡举办的“青年联盟”展。1912年,他参加了两个展览:即“青年联盟”的第三次展览,其中包括V.塔特林[注]A.埃克斯特[注]的作品,以及一个自称为“驴尾巴”的群展。在他的第一部作品中,马列维奇综合运用了各种风格,包括印象派、象征主义和野兽派等。1912年,在访问巴黎之后,马列维奇将自己的作品描述为“立体未来主义”。他受到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双重影响,逐渐地简化了自己的风格,开始在简约的背景中使用纯粹的几何图形。他自1915年起创作的“黑色方块”,即白色背景上黑色的方块,是迄今为止最为激进的抽象画。马列维奇写了一系列文章,将这种风格命名为“至上主义。1918年,他创作了《白底上的白色方块》,在画面白色的背景上呈一定角度地放置着一个白色的正方形。有意思的是,背景的白色并非艺术家用颜料绘制的,而是画布的“颜色”。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托洛茨基政府鼓励诸如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塔特林的构成主义等运动。他的名声远播至西方,并在华沙和柏林等地举办了个人展览。等他回国的时候,现代艺术已经失去了斯大林政府的青睐。

马列维奇失去了教职。他的作品和手稿被没收,同时,他被禁止艺术创作。1930年,列宁格勒的克格勃审讯了他,马列维奇被指控为波兰间谍,甚至遭到威胁将被处决。他被迫放弃抽象流派风格创作。此后,他以某种具有代表性的风格进行绘画创作,直至1935年因癌症去世。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