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行为针对个人和组织所具有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界定、创造、吸收、分享、使用和传播,以期产生积极效应。知识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兴起,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热点和讨论主题,是知识经济时代涌现出来的一种最新管理思想与方法, 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理论、组织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理念。知识管理在一些大型企业成为战略管理、信息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的组成部分。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发受到重视,因为知识管理为企业经营、文化制定、愿景规划,甚至科技发展等方面带来不少积极的影响。
知识管理行为往往重视以知识分享、竞争优势、知识整合与持续改进作为组织目标。知识管理行为与组织学习相似,但也有不同,因为知识管理行为更加看重以知识作为组织的战略资源,鼓励内部知识分享,是企业建立组织学习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行为具有系统性,组织通过创造、分享、整合、存取、记录、传播等过程,将组织中的经验、咨询和信息不断地在组织内部进行反馈流通,形成持续不断的开放式的循环,实现个人与组织的知识积累,这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组织内部的知识可以区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前者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可能没有意识到的内在知识,后者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内部比较明确认知的知识,可以清晰地传递给其他人。具体而言,知识管理行为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知识的获取。②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其强调内部知识分享,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③知识的运用。组织知识的运用强调成员之间知识水平的协调,包括成员知识存储量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利用能力的协调,其最终目标是生产与管理各个环节能得到知识上的保证,实现组织知识的优化和协调。④知识管理的基础性活动。主要包括组织部门关系管理、成员间的交流活动、制定鼓励知识分享的制度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