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天文学 . 太阳系 . 行星 . 矮行星

矮行星

/dwarf planet/
条目作者胡寿村

胡寿村

最后更新 2023-03-14
浏览 679
最后更新 2023-03-14
浏览 67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英文名称
dwarf planet
所属学科
天文学

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上为矮行星做了定义。该名词由天文学家A.斯特恩(Alan Stern)于1991年在一篇论文中所提出。截至2023年,IAU所认定的矮行星有5颗,分别为:冥王星、谷神星(Ceres)、阋神星(Eris)、妊神星(Haumea)和鸟神星(Makemake),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海王星外天体被归类为矮行星。这些矮行星的基本参数如下:

小行星编号为134340,位于柯伊伯带的矮行星,平均直径2377千米,已发现冥王星有5颗自然卫星,其中最大的为冥卫一卡戎(Charon),与冥王星呈潮汐锁定状态。卡戎直径达1212千米,相对于主星冥王星的体积比要比太阳系其他矮行星和大行星都更大,其他四颗卫星的直径则小得多,直径约为卡戎的几十分之一。

小行星编号为1,平均直径945千米,位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主带,是主带中直径最大的小天体,质量占主带所有小天体总质量的三分之一,是距离太阳最近的矮行星,也是首颗被人类探测器探测的矮神星(2015年曙光号),尚未发现谷神星存在自然卫星。

小行星编号为136199,平均直径约为2326千米,与冥王星差不多,根据轨道分类属于海王星外的离散盘天体(轨道偏心率达0.436,黄道倾角达44°)。阋神星存在一颗名为迪丝诺美亚(Dysnomia)的自然卫星,根据卫星轨道计算结果表明阋神星比冥王星质量大约27%,这表明阋神星是截至2022年所发现的质量最大的矮行星。

小行星编号为136108,位于柯伊伯带,其自转周期较小,为3.915小时,是一颗具有延长型形状的天体,最佳拟合得出的三轴直径为2100千米×1680千米×1074千米。妊神星具有两颗自然卫星:妊卫一和妊卫二,它们被认为形成于妊神星冰幔上高速撞击溅出的撞击碎片。

小行星编号为136472,位于柯伊伯带,平均直径约为1430千米,已发现其存在一颗编号为S/2015(136472)1,直径175千米的自然卫星。

五颗矮行星图像五颗矮行星图像

  • DUNHAM E T,DESCH S J,PROBST L.Haumea’s Shape, Composition, and Internal Structure.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9,877(1):41.
  • BUIE M W, GRUNDY W M, YOUNG E F, et al.Orbits and photometry of Pluto’s satellites: Charon, S/2005 P1, and S/2005 P2.The Astronomical Journal,2006,132(1):29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