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下设香港茶具文物博物馆。前身为1962年成立的香港博物美术馆。1975年拆分为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博物馆(今香港历史博物馆)。2015年8月闭馆,进行翻新扩建。2019年11月30日重新开放。
香港艺术馆共有藏品超过17000件,涵盖中国文物、中国书画、外销艺术以及现代香港艺术藏品。中国文物种类最丰富,年代最久远,囊括从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之间的艺术精品。陶瓷、服饰、织绣、青铜器、漆器、家具等逾4500件,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中国书画主要集中于广东书画以及近代中国绘画,作品超过4500件,定期在中国书画厅展出。外销艺术藏品颇具规模,有1300多套。多数作品的作者是18~19世纪到中国游历的西方艺术家,他们将自己在中国旅游、经商、行军或者居住期间所观察到的当地民生与风光记录下来,创作出钢笔画、水彩画及油画作品。现代香港艺术藏品富有地域特色,既继承中国传统,又受到西方思潮影响。艺术馆中跨越百年的近5000项香港艺术藏品,清晰地展现出香港艺术的发展脉络。
香港艺术馆展览空间约10000平方米,其中位于顶层的展厅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有“至乐楼藏中国书画馆”“吴冠中艺术厅”“中国书画厅”“中国文物厅”“外销艺术厅”“虚白斋藏中国书画馆”“香港艺术厅”等常设展厅,还有专题展厅、演讲厅和艺术资源厅。1975年开始举办香港双年展,为香港的艺术发展提供展示平台。常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合作办展,促进艺术交流,如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联合筹划“大英博物馆藏埃及珍宝展”、与法国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联合筹划“大师对象——巴黎庞比度中心珍藏展”、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合办“波提切利与他的非凡时空——乌菲兹美术馆珍藏展”等。
香港艺术馆举办了不同类型的教育及推广活动,如“‘我思我坐’艺术计划”“艺术实验室”“小脑袋大发现——2—6岁亲子艺术启蒙系列”,普及艺术,加强公众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和兴趣。
香港艺术馆利用藏品和资料,开展了“香港艺术史研究”“1960年代前香港西方媒介创作概论”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