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族彗星的轨道倾角较小,最大不超过30度,截至2020年,已发现的木星族彗星数目为691颗。
木星族彗星
短周期彗星中,轨道周期小于20年,远日点在木星轨道附近的彗星。简称木族彗星。
- 英文名称
- Jupiter comet family
- 简称
- 木族彗星
- 所属学科
- 天文学
彗星的轨道除受到太阳引力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几个大行星的引力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受木星引力的影响(图1)。当起源于“半人马”和柯伊伯带/离散盘(海王星外侧的盘状区域)的彗星运行到木星附近时,受到木星引力摄动的影响,就会改变原来的运行轨道。有时会使某些彗星的周期缩短,轨道半长轴减小而被木星“俘获”成为木星族彗星。如布鲁克斯2号(16P/Brooks 2)彗星,当它接近木星后,它的公转周期从29年变成7年。还有些彗星分别与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类似关系,分别称作土星族彗星、天王星族彗星和海王星族彗星,不过这些彗星族的数目较少,这些彗星是否真是被这三颗天体俘获仍具有争议。
由于木星族彗星的轨道周期较短,再现的次数较为频繁(平均轨道周期为5年左右),近日距在类地行星附近,因此木星族彗星是最容易被观测到的彗星。与长周期彗星相比,木星族彗星的活动性较低,属于较老的彗星,这是由于多次回归导致木星族彗星内部的挥发性物质大量丢失,活动性降低。但木星族彗星表面活动性的减少有利于人们直接对彗核表面开展观测研究。
木星族彗星典型的彗核半径在1~5千米(图2),准确估计木星族彗星彗核的大小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因为当木星族彗星靠近地球时它们是处于活动的状态,彗核周围包围着明亮的彗发使得难以直接观测到彗核,当木星族彗星远离太阳不活动时,木星族彗星的亮度就会降到22等以下,只有通过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它们。
C.劳里(2003)研究发现木星族彗星的彗核自转周期存在着一个5.2小时截断周期,这个周期对应的彗核的截断密度是0.6克/厘米3,这个密度意味着木星族彗星的内部是一种多孔(70%)的结构,这与“深度撞击”计划(Deep Impact)探测过的彗星9P/Tempel的发现是一致的。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LOWRY S C,FITZSIMMONS A,COLLANDER-BROWN S.CCD photometry of distant comets.III Ensemble properties of Jupiter-family comets,A&A,2003,397:32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