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于1833~1836年。小说主人公贵族青年格里涅夫出发到奥伦堡省白山要塞任职,途中遇到暴风雪迷了路,幸亏有一位过路人帮他找到了客店,他为了表示感谢,把自己的兔皮袄送给了这位过路人,两人因此结识。这位过路人是农民起义首领E.I.普加乔夫。格里涅夫任职后爱上了驻军司令米朗诺夫上尉的女儿玛丽娅。当时另一位军官施瓦勃林也倾心于玛丽娅并向她求婚,被拒绝。普加乔夫起义后占领了白山要塞,把司令米朗诺夫送上了断头台。格里涅夫也被捕,但普加乔夫释放了他。施瓦勃林投奔了普加乔夫,当了他的下属,并继续强迫玛丽娅与他成亲。格里涅夫闻讯后,决定去搭救玛丽娅,又是普加乔夫帮助了他,把玛丽娅解救出来。这时施瓦勃林气急败坏,向普加乔夫告发,说玛丽娅就是被绞死的米朗诺夫上尉的女儿。但普加乔夫还是原谅了格里涅夫,并给他签发了通行证。这样普加乔夫三次救了格里涅夫。普加乔夫失败后,施瓦勃林又诬告格里涅夫“投诚叛贼”,格里涅夫险些被处死,但最后受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赦免。
在作品中,普加乔夫的形象并不像当时某些文人所描绘的那样是相貌丑陋而又凶残的暴徒,而是一位刚直勇敢、有情有义的人。格里涅夫虽然是贵族,但由于普加乔夫有恩于他,所以对普加乔夫仍有好感。但格里涅夫始终不能认同普加乔夫所走的路是正确的。这就显出他们政治立场的根本区别。《上尉的女儿》写得真实自然,具有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