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草业科学 . 草业机械 . 草业机械

草业机械

/grass machinery/
条目作者王春光王洪波
条目作者王春光

王春光

王洪波

王洪波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93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9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与草业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机械、设备、装置、工具等的总称。

英文名称
grass machinery
所属学科
草业科学

始于19世纪初叶的欧美、日本等国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牧草机械,另一类是草坪机械。

对于牧草机械,到20世纪60年代,欧美各国的牧草机械发展进入高峰期,完成了由畜力机械和割草、搂草等基本作业机具向与动力机械配套的更新换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部分服役机具趋于饱和,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苏联牧草机械发展较慢,产品以老式的割、搂、集、垛、运收获工艺的配套机具为主,机型比较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完成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欧美各国的牧草机械产品品种齐全,系列完整,能满足各种收获条件下全面机械化的需要;但机具主要结构、技术性能指标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在操作舒适性和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有所改进。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生产牧草机械,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产品品种显著增加;但是,中国的牧草收获机械化总体水平还相当低,保有量极少。20世纪90年代,中国牧草机械发展速度变快,保有量迅速增加。中国已定型的牧草机械发展水平大部分等同于国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技术水平,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对于草坪机械,随着国际上草坪业的发展,草坪机械最早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1830年,英国工程师E.B.巴丁[注]利用旋转式机械工作的原理发明了滚刀式剪草机,进入了草坪刈剪的初步机械化时代。随后传入其他欧美国家,19世纪80年代,草坪机械进入了高效一体化的时代,机械能将多种草坪作业同时完成,使草坪品质大大提高。中国草坪机械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较大的进展,开始生产和出口草坪机械,但直到21世纪初,进口草坪机械仍占我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草坪机械化正在快速发展,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将机械工程相关技术与草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设计制造出实现草业生产及应用的机械化、自动化机械产品,从而提高相关草业生产及应用的综合效益,促进草业科学的全面发展。

从对草业生产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机械化,可以将草业机械详细分为7类:①草原耕整机械。包括犁、耙、镇压、平地等机械。②饲草播种机械。包括各种形式的播种机械。③饲草田间管理机械。包括松土、施肥、施药、灌溉、切根、围栏、灭鼠等机械。④饲草收获机械。包括割草、搂草、捡拾、打捆、储运等机械。⑤饲草加工机械。包括切碎(揉碎、粉碎)、制粒、草块(草片、草饼、草辫)加工、干燥等机械。⑥饲草种子生产机械。包括牧草种子收获、种子清选、种子播前处理等机械。⑦草坪机械。主要包括草坪耕整、播种、起草皮、草坪铺设、草坪修剪、灌溉、施肥等机械。

草业机械的发展有效推动了草业科学、机械科学、畜牧科学等研究领域及行业的发展。

草业机械总体向着系列化、一体化、自动化、小型(微型)化、清洁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