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购统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其目的在于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稳定市场物价与供求关系。基于此,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
1951~1954年9月统购统销的商品先后有棉、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凡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均由国家集中管理,按国家规定的品种数量和价格,由指定的商业部门统一经营。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统一掌握商品资源,使国营经济进一步控制流通环节。
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的实行,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于稳定市场价格、积累工业资本、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