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为了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而进行的。抽象地说,用户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根据法则/标准为产品体验的关联维度指派数字。定量分析的本质是将不同维度组合的数字映射到用户体验的不同状态。
定量分析通常与“科学方法”中的实证主义概念紧密相关,在理论层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考量维度:①模型、理论和假设的产生。②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发展。③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④收集经验数据。⑤数据建模与分析。
定量分析的一般实践流程为:通过抽样调查与量表辨识、实验等方法得到测试数据,再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数据,运用到的统计学图表有柱形图、折线图、散点图、饼图、堆积条形图等,此阶段主要为描述统计;之后用其他统计分析工具如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来进行推论统计,对总体或条件间的差异进行估计。此外,还可以使用更为复杂的高阶统计方法。
用户研究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和语义差异量表、日志分析、民族志分析、行为分析、问卷调查和实验法等。其中实验法往往借助特定的生理心理仪器,常用的仪器包括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多导生理反馈仪(ECG)、眼动追踪系统(Eye-Tracking)、功能性核磁成像(fMRI)、近红外光学脑成像系统(fNIRS)等。
定量分析方法在设计的整个流程中均有体现,在前期的探索发现阶段,主要有问卷调查、趋势分析、生命周期快速分析、价值曲线等;在评估和决策阶段,主要有定量可用性测试(基本测试)、网站分析(或APP分析)、A/B测试或者多变量测试、卡片分类法、树状测试、调研或者问卷调查、聚类定性评价、满意度调研、眼动测试。
定量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要通过定量研究去分析用户满意度,就要通过问卷调查、设计实验等收集用户数据,建立用户满意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及其权重,并尽可能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