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世界地理 . 非洲 . 东非 . 南苏丹

南苏丹

/South Sudan/
最后更新 2023-06-15
浏览 706
最后更新 2023-06-15
浏览 70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非洲东部的内陆国家。全称南苏丹共和国。

英文名称
South Sudan
全称
南苏丹共和国
所属大洲
非洲
国土面积
约62万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约1418万(2021)
首都
朱巴
官方语言
英语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矿产资源
石油、铁、铜、铬、铅、锌、钨、云母和金银等
代表性大学
朱巴大学、上尼罗河大学、伦拜克大学、托里特大学、北加扎勒河大学等

东与埃塞俄比亚接壤,西与中非共和国为邻,南与刚果(金)、肯尼亚和乌干达毗连,北部临苏丹。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18万(2021)。全国分为10个州。首都朱巴

南苏丹地图南苏丹地图

南苏丹地形呈槽型,东部、南部、西部边境地区为丘陵与山地。地形平坦开阔,多为黏土质平原,中部有大片草原、湿地。全境最高峰为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南苏丹的所有溪流和河水都流入或流向白尼罗河。白尼罗河的大部分水来自右岸的索巴特河,该河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出,在马拉卡勒附近注入白尼罗河。为内陆国。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境95%以上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湿度高并有大量的降雨。每年5~10月为雨季,气温20~40℃,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气温30~50℃。拥有大量原始森林资源,赤道区是柚木、桃花心木和各种热带硬木的著名产区。还是阿拉伯树胶产地。矿产资源有石油、铁、铜、铬、铅、锌、钨、云母和金银等,但大多数矿藏资源尚待开发。

南苏丹地形图南苏丹地形图

南苏丹系多部族国家,有尼罗特、尼罗哈姆、班图和努巴四大族群。主要有丁卡人、努维尔人、希鲁克人、巴里人等64个部族。居民大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另有约18%和17%的居民分别信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丁卡族主要是牧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找到,而希鲁克族则是定居的农民,集中在东部。努维尔人集中在中部、东北部,而巴里人居住在南部,与乌干达的边界不远。阿赞德人生活在西南部,靠近与刚果(金)的边界。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拉伯语。

19世纪以前,南苏丹没有成文历史。一般认为,属于尼罗特族群的丁卡族、努维尔族和希鲁克族于10世纪左右进入南苏丹。16~18世纪,阿赞德人与阿凡加拉人相继在该地区建立统治。18世纪初开始,欧洲人在阿拉伯人协助下,在包括南苏丹在内的非洲大陆猎奴。19世纪初,埃及与苏丹侵入南苏丹地区。1899年英国与埃及共管苏丹(包括苏丹和南苏丹),并于1902年将南北作为两个实体分而治之。1955年苏丹宣布独立前夕,因反对与苏丹北方组成独立国家,发生内战。经过多次内战和冲突之后,2011年1月9日,南部苏丹就其未来的地位问题举行公投。其中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公投结果已为苏丹政府和国际社会所接受和承认。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成立南苏丹共和国。

2013年12月,南苏丹总统基尔与前副总统马夏尔为首的反对派之间爆发武装冲突。2015年8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2016年4月,南苏丹组建民族团结过渡政府。7月,南苏丹政府军再度与反对派爆发武装冲突。2018年8月5日,南苏丹冲突各派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达成共识,基尔将继续担任总统,马夏尔担任第一副总统。9月12日,南苏丹主要派别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重振协议》(简称《重振协议》),就政治权利分配、政治过渡进程、安全安排等达成一致。根据该协议,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为政治过渡预备期,之后开始为期三年的政治过渡期并建立全国过渡预备期委员会、国家修宪委员会、联合防务委员会等政治过渡期机制。2019年5月,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通过决议,同意南苏丹各派将政治过渡预备期延长半年至11月。11月,经苏丹、乌干达斡旋,南苏丹各派将政治过渡预备期再次延长100天。2020年2月,南苏丹成立联合过渡政府。3月,南苏丹过渡政府任命内阁部长、副部长。此后,南苏丹有关各派就行政州分配达成一致。2021年1月,南苏丹国内各派达成共识,确定政治过渡期延续至2023年2月。5月以来,南苏丹组建议会并启动制宪进程。2022年4月,南苏丹主要派别就过渡期安全安排签署协议。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当日,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尔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2015年8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根据协议要求成立国家修宪委员会,将协议内容纳入宪法。2018年9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的《重振协议》亦要求成立国家修宪委员会,在过渡期开始24个月内完成永久宪法制定工作。2021年5月,启动永久宪法制定。南苏丹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制,中央、州两级政权享有立法权。议会实行两院制(包括“国民议会”和“州委员会”),议员任期4年。司法机关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其他法院等共同构成。过渡期宪法规定,各级行政和立法机构应尊重并保护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最高法院由首席法官、副首席法官和不少于9名其他法官组成,皆由总统提名、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主要政党有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反对派、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前被拘押高官派和南苏丹反对派联盟等。南苏丹武装力量为“南苏丹人民国防军”。武装部队的使命是捍卫南苏丹宪法,维护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安全。总统基尔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是军队最高领导机构,总参谋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南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苏丹提供了大量援助。2011年7月,南苏丹央行发行新货币南苏丹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资源,石油收入约占政府财政收入的98%。2012年年初,由于与苏丹就石油利益分配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南苏丹全面关井停产。2013年4月,经过国际社会斡旋和两苏艰苦谈判,南苏丹恢复石油生产。2013年年底和2016年7月,南苏丹国内两次爆发冲突,石油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受国际油价低迷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石油收入大幅下跌。目前,南苏丹石油日产量约为15.6万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耕地面积约2500万公顷。适合耕种的作物种类较多,特别是一些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高粱、小米、阿拉伯胶、甘蔗、木薯、杧果、木瓜、香蕉、马铃薯、芝麻等。有大量牲畜,包括山羊、绵羊和牛。还饲养了一些牲畜以供出口,但畜牧业并不发达。森林覆盖率超过36%。阿拉伯树胶是重要的农业出口产品。白尼罗河是鱼类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白尼罗河鲈鱼,但运输和存储的限制阻碍了渔业发展。

几乎没有规模化工业生产,工业产品及日用品完全依赖进口。有一些啤酒、汽水、糖和其他食品的生产。由于许多关键地区长期缺乏基础设施,因此在为独立做好准备的过程中,建筑业出现了可观的增长。

南苏丹因风景秀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并拥有许多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因此有望在利润丰厚的旅游业中展示潜力。政府为支持旅游业增长,鼓励新兴的酒店业发展。

苏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设施匮乏。实行“8+4+4”制度,即8年小学教育、4年中学及4年大学教育。文盲率超过70%,6岁以上儿童入学率不足40%。高等学府有朱巴大学、上尼罗河大学、伦拜克大学、托里特大学、北加扎勒河大学等。

南苏丹建国后,已同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0个多国家建交。2011年7月14日,成为联合国第193个成员国,此后相继被纳为非盟、伊加特、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成员。外交上,南苏丹坚持睦邻友好,尊重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不干涉内政,积极促进非洲国家团结和地区一体化合作,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建国,中国政府与南苏丹签署建交公报。同日,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开馆。

2019年5月1日,在南苏丹瓦乌,中国维和工兵举行升旗仪式2019年5月1日,在南苏丹瓦乌,中国维和工兵举行升旗仪式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