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 . 行为科学 . 行为研究方法

行为研究方法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条目作者胡洪浩

胡洪浩

最后更新 2024-07-30
浏览 255
最后更新 2024-07-30
浏览 25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研究行为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英文名称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所属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行为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含着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系统、周密、深入地研究各类行为现象,以正确理解、解释和预测个体及群体的行为。

在行为研究方法领域,最早可以追溯到以J.B.华生和B.F.斯金纳为先后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该学派主张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强调客观观察和实验方法的观点,至今在心理学研究颇有影响。另一重要学派,是以M.韦特墨为代表的格式塔学派,聚焦知觉组织的研究,注重分析和描述知觉结构而非过程,并在研究中大量采用了现象学方法,并建立了格式塔心理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行为科学研究实践中,也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即大样本范式和小样本范式。以大样本范式为例,1925年,英国统计与遗传学家R.A.费歇尔[注]在其著作《研究工作者的统计方法》中,将大样本范式引进了心理学研究,成为心理和行为科学方法的重大突破,大样本范式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其进行较少量的心理与行为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发展过程。以小样本范式为例,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在其著作《有机体的行为》中强调小样本研究范式应作为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践证明,小样本研究方式已逐步被诸多心理与行为学家所采用,与大样本范式相比,更严密地检测对象的行为,更系统地测量自变量的效应,并得以更细致地进行“被试内”比较和分析。

通常而言,行为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方法六大类。详见下表。 

表 行为研究方法的分类

大类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


实验法

实验法(实验室)

因子式设计、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

准实验法

交叉滞后相关组设计、不等同对照组设计、回归间断点设计、间歇时间序列设计

模型法

数学模型、理论模型、潜特征结构模型


测量方法

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

心理物理测量法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信号检测法

访谈法、问卷法、社会测量法、口语报告法、眼动测量法、Q分类法、脑电测量法


统计方法

参数统计方法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多维量表分析

非参数统计方法

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McNemar检验法、Mann-Whitney U检验法、Friedman双向方差检验

其他方法

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综合法、生理心理方法、计算机方法、大数据方法


发展研究法

纵向分析法、横切面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研究评价法

元分析、得益与代价分析法

以观察法为例,观察法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行为表现或活动进行考察,进而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如通过对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观察,进行职务分析,作为建立工作责任制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等。研究者在直接参加被试的学习、工作或活动过程中,可以系统地收集研究数据。通常,观察法可以根据事先是否确定具体观察项目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也可以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加所研究的活动,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此外,观察还可以按照对行为的不同取样方式,分为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事件取样观察只对某种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的预先确定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时间取样观察则是在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对这一时间中发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较为全面记录。观察法的有效开展需要遵循以下关键程序与步骤:一是对行为(观察对象)进行分类和定义,二是确定行为单元(即观察测定中所用的行为成分的大小),三是对观察的测定(即观察者用预先设计好的评级量表对所观察的特征和行为作出评定)。

以实验法为例,实验室实验是实验者创设情景并操纵事件与变量,通过控制手段确定变异源,以较准确地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标准实验室实验和模拟实验两种方式。通常,实验室实验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和策略,主要包括三个:一是提供实验程序的描述和说明,包括变量的操作、测量、目的、被试选择程序以及实验步骤等;二是训练被试,如让被试体验实际情景、参加若干非模拟性的活动等;三是设置实验背景,包括背景条件设计、实验用品配备、观察记录仪器安装等。

以访谈法为例,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与行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研究访谈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分为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访谈。有结构式访谈是一种有指导性、正式的、事先决定了问题项目和反应可能性的访谈形式。无结构方式则是一种非指导性、非正式的,自由提问和作答的访谈形式。在研究中,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访谈者对被试熟悉程度以及被访人的能力及心理特征来决定访谈方式。另外,在运用访谈法时,应十分重视访谈设计,注意访谈法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口头报告的局限性,需要对访谈人进行严格与规范的训练。

以问卷法为例,问卷法不仅是心理和行为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或电子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量,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受试者自由地做出回答。由于问卷法是为达到一定的研究目的,因此,必须根据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行为量表及问卷涉及的原则进行设计和编制。通常,问卷法可以分为有结构和无结构问卷,问题提问的方式决定了问卷的结构程度。实际研究者通常把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以便收集到更多的信息。问卷法由于采用了量表形式,因此可以按照心理测量的分类方式,即称名型、顺序型、等距型和等比型等问卷量表。不同量表类型的计分与统计方法也不同。通常,开展问卷研究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和策略,主要包括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和审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等关键步骤。

现代行为学研究越来越强调研究效度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这就要求研究方法更为综合化、数量化和计算机化。其中,综合化指的是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多种测量方法。对于同一种行为过程,研究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设计进行研究,而是倾向于运用多种方法和综合性设计。例如对于同一课题,采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相交迭的聚合式设计,对于同一组变量,先后或同时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和扎根研究方法等),并对不同方法取得的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和验证。数量化指的是在研究中,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其他数学方法。随着统计方法的开发和运用,使用量化分析在行为学研究中日益流行,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复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因素分析、元分析方法、路径分析等。甚至文献总结这一使用传统定性方法的研究领域,也开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如元分析方法等。此外,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也出现了计算机化的趋势。计算机技术除了帮助研究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以外,还被用于行为实验操纵、控制以及计算机模拟,从而推动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达到了现代科学的水平。

  •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