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成功研制出单级涡轮钻具并在石油钻探中最早采用。1926年,又研制出多级涡轮钻具。到50年代,涡轮钻具在苏联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实施了近80%的钻井工作量。中国从50年代开始使用涡轮钻具,80年代初,成功研制了世界上最小直径(52毫米)的涡轮钻具,并开展了系列涡轮钻具的研制。世界上生产涡轮钻具的主要国家有美国和俄罗斯,涡轮钻具直径可达240毫米。
涡轮钻具工作原理是液力传动的欧拉方程。可将钻井循环介质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涡轮钻具既可用于全面钻进,也可用于取心钻进,可应用于直井、定向井和水平井等工程。涡轮钻具主要由涡轮节和轴承系统组成。涡轮节是核心动力部件,安装有多级涡轮以提供足够的功率,每一级涡轮由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组成。涡轮一般由铸钢制造,具有很多弯曲的叶片,定子和转子的叶片形状基本一样,只是弯曲方向相反。涡轮钻具通常采用独立轴承节结构,其内部安装有止推轴承和扶正轴承,可承受轴向和径向负荷。
钻进时涡轮带动钻头旋转,钻杆可不转动,降低磨损和功率消耗。涡轮钻与螺杆钻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具备轴向平衡结构,成孔质量好,反扭矩小。②橡胶部件少,甚至没有,钻具耐高温。③流量不变情况下,钻压增大转速降低,输出扭矩与流量、钻井液密度和涡轮级数成正比。④涡轮钻工作时流量大、泵压高。不同特性的涡轮设计可匹配牙轮钻头、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和金刚石钻头钻进。传统涡轮钻具有工作转速高、扭矩小等缺点,已研制出多节涡轮钻具、带减速器涡轮钻具和独立悬挂式涡轮钻具等,并采用了PDC轴承等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涡轮钻具的工作性能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