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化纤污泥(石化、化纤、造纸工业排放)、化学污泥(食品、化学工业排放)、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泥等。污泥的处置方式除了安全填埋和焚烧以外,部分污泥经处理后可施用于农田土壤。
污泥农用方式可按污泥处理处置流程分为污泥不经稳定直接施用和稳定后再土地利用;也可按污泥的不同施用对象(即不同的土地)可分为与食物链直接相关的土地(如农田、果园、菜田等)和基本上能避开食物链的土地(如林地、草地、市政绿化、育苗基质、高尔夫球场,以及严重扰动的废弃地等)。
将污泥用于土地,增强土壤肥力的污泥处置方式。
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化纤污泥(石化、化纤、造纸工业排放)、化学污泥(食品、化学工业排放)、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泥等。污泥的处置方式除了安全填埋和焚烧以外,部分污泥经处理后可施用于农田土壤。
污泥农用方式可按污泥处理处置流程分为污泥不经稳定直接施用和稳定后再土地利用;也可按污泥的不同施用对象(即不同的土地)可分为与食物链直接相关的土地(如农田、果园、菜田等)和基本上能避开食物链的土地(如林地、草地、市政绿化、育苗基质、高尔夫球场,以及严重扰动的废弃地等)。
①含有较高的氮、磷等营养和盐分。②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重金属元素以有机质结合态为主。③含有较高的有机物质,热值较高。④含有病原物,可感染微生物数量较大,在环境卫生学上属污染源。⑤含有一定浓度的聚氯二酚、多环芳烃和农药残留物。⑥含水量在70%~90%,pH较高,呈中性至微碱性。
稳定处理的目的就是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步减少污泥含水量,杀灭污泥中的细菌、病原体等,消除臭味,这是污泥能否资源化有效利用的关键步骤。污泥稳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堆肥化、干燥和厌氧消化等,其中最常用的处理工艺是厌氧消化。
向土壤中施用经过堆肥处理的污泥是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其主要影响:①土壤理化性状。施用污泥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得到很快提高,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②污泥中有害物质的行为。污泥施用可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污泥施用量呈正相关。一般来说,污泥中铬(Cr)、镉(Cd)等元素以有机结合态为主,而土壤中一般以残渣态为主。施用污泥会使土壤中金属元素的移动性大大增强,不但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植物,而且会有相当量的重金属随着雨水和灌溉水入渗而进入地下水,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污泥中还可能含有苯、氯酚、多氯联苯(PCB)、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多氯二苯并二英(PCDD/F)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此外,污泥农业施用可能引入病原微生物。因此,对施用污泥的农田土壤和作物,应加强监测,检验是否会影响作物生长或农作物中可食部分的毒物是否会超过卫生标准。
在污泥土壤处置中,掌握的原则和措施:①灭菌消毒。多采用辐照杀菌法,在没有辐射条件的地区可采用高温堆肥的办法。②因土制宜。污泥中有毒成分较多,污泥施用流向的优先原则为:先非农地后农地,先旱地后水田,先贫瘠地后肥地,先碱性地后偏酸性地,先禾谷类作物后蔬菜。③控制用量。将土壤的有害物质负荷尽量降低。中国环保部门虽已制定了农用污泥控制标准(见表),但由于不同土壤环境容量差异较大,实际运用中尚必须按当地生产和土壤状况制定污泥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物质 | 含量 | 物质 | 含量 |
Cu | 500 | Pb | 1000 |
Zn | 1000 | Cr | 1000 |
Ni | 200 | As | 75 |
Cd | 20 | B | 150 |
Hg | 15 | 苯并[a]芘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