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草业科学 . [饲草、加工与利用] . 草种质资源学 . 草类植物种质资源评价

草类植物种质资源评价

/herbage germplasm evaluation/
条目作者王学敏高洪文
条目作者王学敏

王学敏

高洪文

高洪文

最后更新 2023-03-29
浏览 132
最后更新 2023-03-29
浏览 13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田间或实验室对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特性、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性状、遗传特征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的过程。

英文名称
herbage germplasm evaluation
所属学科
草业科学

评价鉴定是了解和认识草类植物的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等性状,实现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基础。

草类植物种质资源评价涉及2个层面,即表型性状评价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种质评价。

表型性状评价鉴定。依据表型上的差异来反映基因型上的差异,通过表型变异来检测遗传变异是最直接也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表型性状评价包括形态学评价、生物学评价、农艺性状评价、抗逆性评价、品质评价等:①形态学评价。主要根据不同草类植物种质的形态特点、分类及利用需要,对各器官的基本形态进行观察、描述和记载。②生物学评价。主要测定草类植物资源的环境条件、物候期特性、生长发育特性等。③农艺性状评价。主要对与草类植物栽培生产和品种选育密切相关的性状进行评价鉴定,例如株高、产量、种子产量、再生速度、分蘖、茎叶比等。④抗逆性评价。主要是观测和比较不同草类植物种质材料对逆境的反应程度,主要包括旱、涝、盐碱、热、寒、酸、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以及病、虫等生物胁迫因子。⑤品质评价。包括适口性、消化率、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有毒有害成分含量等。草类植物的营养价值、采食量和消化率是决定家畜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分子标记辅助种质评价。基于基因、基因型和基因组水平上的种质鉴定。通过分子标记辅助确定草类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并鉴定含有与重要经济性状有关的等位基因的种质。主要包括对种质资源的起源、分布和遗传多样性评价,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基因定位、品种鉴定与纯度分析等。

实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草类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的基本准则。因此在评价鉴定中保持植物生长条件的一致性,管理条件、水平的一致性,测定技术、手段的一致性(标准、规范),测定时间的一致性(快速)是草类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的基本要求。

一般通过多年多点、增加重复等实现评价结果在统计学上的准确性。利用现代智能化人工控制植物生长设施和技术,结合光谱、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植物精准鉴定技术,为实现草类植物种质资源大规模精准评价鉴定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