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截至2020年末,辖城西街道、城东街道、城南街道、正阳街道、舟白街道、冯家街道6个街道,阿蓬江镇、石会镇、黑溪镇、黄溪镇、黎水镇、金溪镇、马喇镇、濯水镇、石家镇、鹅池镇、小南海镇、邻鄂镇、白石镇、中塘镇、沙坝镇15个镇,蓬东乡、杉岭乡、太极乡、水田乡、白土乡、金洞乡、五里乡、水市乡、新华乡9个乡。面积239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8.72 万(2020),包括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满族、等民族。地区生产总值270.98亿元(2020)。区人民政府驻城西街道。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76198,"Name":"中国地理"},{"ID":235013,"Name":"重庆市"},{"ID":235014,"Name":"〔重要地名〕"},{"ID":235016,"Name":"黔江区"}]
. 理学 . 中国地理 . 重庆市 . 〔重要地名〕 . 黔江区黔江区
/Qianjiang Qu/
最后更新 2023-05-09
浏览 324次
中国重庆市辖区。
- 英文名称
- Qianjiang Qu
- 行政归属
- 重庆市
- 面积
- 2390平方千米
- 人口
- 常住人口48.72 万(2020)
- 主要民族
- 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满族
- 地区生产总值
- 270.98亿元(2020)
- 政府驻地
- 城西街道
- 气候类型
- 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
- 气温
- 年平均气温15.4℃
- 降水量
- 平均年降水量1213毫米
- 著名景点
- 八面山旅游度假区、黔江峡谷公园、武陵仙山、灌水古镇
商周为百濮地、巴国属地。秦属巴郡。汉初为涪陵县地。三国沿用丹兴县名。隋文帝开皇五年(585),置石城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名黔江县。1983年撤销黔江县,建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98年,改置重庆市黔江开发区。2000年撤销重庆市黔江开发区、黔江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
地形地貌受地质拼迭控制,山脉河流走向近似平行,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六岭五槽地貌,平坝星落其间。河流有阿蓬江、诸佛江支流、郁江支流。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光照不足,灾害气候频繁。年平均气温15.4℃,平均年降水量1213毫米。野生植物有中华纹母、珙桐、岩柏、银杏、红豆杉、铁坚杉、黄杉、三尖杉、水杉、柳杉、薄皮马尾松、厚朴等。野生动物有黑金丝猴、毛冠鹿、红腹角雉、鸳鸯、大鲵、猕猴、黔江灰金丝猴、穿山甲、大灵猫、林麝、云豹、红腹锦鸡等。矿产资源有煤炭、萤石、重晶石、铝土矿、饰面用灰岩、铁、铅、锌、硫铁矿、建筑石料用灰岩、石英砂岩、电石用灰岩等。
农业主产油料、蔬菜、烤烟、畜产品等。工业以采矿业、水泥、铝材、卷烟等为主。交通有渝(重庆)湘(怀化)高速公路、渝(重庆)怀(怀化)铁路过境。
名胜有八面山旅游度假区、黔江峡谷公园、武陵仙山、濯水古镇(见图)等。风俗民情有过苗年、傩戏、毛古斯舞、板凳龙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