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在科罗拉多河中游河段。为第三纪上新世时高原大幅度抬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从州北界附近支流帕里亚河汇入河口起,西至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德沃什陡崖,全长446千米。谷深约1600米,最深处1829米。谷宽6.5~29千米,往下收缩,呈V字形。谷底水面宽度不足1千米,最窄处仅120米。河流曲折蜿蜒,河床坡降大,水流湍急。水深10~15米,夏季周围山地冰雪融水下注,水深增至15~18米。谷壁呈阶梯状,南壁海拔1800~2100米,气候干暖,植物稀少;北壁比南壁高400~600米,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海拔760~800米,气候干热,呈荒漠景色。从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着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有“地质史教科书”之称。岩性软硬不同、颜色各异的岩层,被外力作用雕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随着晖明阴晦的天气变化,水光山色变幻无穷,蔚为奇观。大峡谷及其两侧高原地区的有机界包括1500种植物、355种鸟类、89种哺乳动物、47种爬行类动物、9种两栖类动物和17种鱼。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大峡谷最壮观的一段及其附近地区正式辟为国家公园,面积2728平方千米。1975年国家公园扩大,加上原先的大峡谷国家保护区和马布尔峡谷国家保护区,以及部分格伦峡谷国家休养地和米德湖国家保护区,总面积达4929平方千米。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