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Mo)是一种银白色的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冶金、化工、电子、军事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能源金属”“战争金属”之称。在自然界中存在有30多种含钼矿物,其中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开采量最大的是辉钼矿(MoS2),占世界钼开采总量的98%以上,钼矿石类型也以辉钼矿为主。钼矿石中钼的含量是指矿石中经化学分析确定的钼元素的总含量,以“%”表示。钼矿石的含钼量很低,通常在0.1%左右,很少超过0.5%,0.06%~0.08%的岩石就可以作为钼矿石进行利用。
世界钼矿资源集中分布于中国、美国、智利、加拿大、秘鲁、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国家,其中中国、美国、智利三国占世界总储量的85.26%。截至2014年,全球钼储量为1100万吨,中国钼矿资源为43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近40%,是世界第一大钼资源大国。与美国和智利相比,中国钼矿石中的钼含量偏低,低于0.1%者占全国总储量的65%。但中国钼矿多数埋藏浅,易开采,多伴生铜、钨、锡等矿产,综合利用价值大,优势较明显。中国钼矿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在华中地区,其次是东北、华东、华北等地区。河南、吉林、陕西、安徽、内蒙古、黑龙江、江西、西藏等省(自治区)为中国最主要的钼金属产地,其中河南省资源储量最多,占全国钼矿总量的 29.47%。
根据钼矿床的成因,世界钼矿资源主要分为5大类:①斑岩型钼矿床。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②夕卡岩型钼矿床。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热液成因。③热液脉型钼矿床。与热液脉有关;④沉积型钼矿床。由沉积作用形成的。⑤海相火山岩型钼矿床。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其中,斑岩型钼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钼矿类型。在中国,斑岩型矿床数量约占全国钼矿总数的33%,但查明的钼资源量却占中国钼矿总量的85.75%,优势地位明显。夕卡岩型钼矿是中国重要的钼矿床类型之一,矿床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17%,查明钼资源量约占中国钼矿总量的8.83%。热液脉型、沉积型和海相火山岩型钼矿床占总资源量的比例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