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魁北克省南部,渥太华河汇入圣劳伦斯河处以下,西距渥太华195千米,南离加、美边界64千米。市区坐落在圣劳伦斯河霍奇拉加群岛中最大的蒙特利尔岛上,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180.60万(2019);大都市区扩及其他河心岛屿和圣劳伦斯河两岸地区,包括隆格伊、拉瓦勒等66个市镇,面积4604平方千米,人口431.85万(2019),约占全省人口的50.9%。法语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2/3,为除法国巴黎以外世界上最大的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岛岗丘起伏,系由突露地面的岩浆岩等基岩构成,其中罗亚尔山海拔234米,为全岛最高点。该山以东至圣劳伦斯河岸,分布一系列逐级低降的侵蚀阶地,制约着城市街道和建筑的布局。大都市区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冬寒夏暖,1月平均气温−6~−15℃,7月15~26℃;平均年降水量约1 000毫米,冬季多雪。
原为印第安休伦族人所建的霍奇拉加村。1535年法国航海家J.卡蒂埃溯圣劳伦斯河而上,登岛探险,称岛上最高点为“蒙特罗亚尔”,意为“皇家山”。以后的岛名和城名即源于此。1642年一批法国传教士在岛南河滨一带定居,作为传教据点,起名“玛丽城”。它是蒙特利尔的发祥地。此后随着移民的增多,发展为皮毛贸易中心和向内地开拓的基地。1756~1763年英法战争后归属英国,西北公司控制了皮毛贸易。1825年建成绕过拉欣急流的运河,沟通了圣劳伦斯河下游与五大湖之间的联系。1832年设市。河港和商业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1844~1849年为上、下加拿大联合省首府。到1851年,蒙特利尔已取代魁北克成为英属加拿大最大城市,而且英裔人口开始超过法裔人口。19世纪50年代起,西至多伦多,南通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铁路相继建成,尤其是1881年横贯大陆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通达,促进城市工商业、金融业迅速发展。1911年城市人口达46.8万,随着大批法裔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法裔再度成为城市人口的主体。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停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发展。1951年城市人口突破百万。1959年圣劳伦斯河深水航道开辟,城市经济发展获得新的推动,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工业部门趋于多样化。为迎接1967年世博会和1976年奥运会的召开,先后实施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规划,包括地铁、高速公路网、新机场和地下城的兴建,市中心的改建和扩建,老市区的改造等。城市行政范围不断扩大。2002年再次并入27个市镇,市区扩及整个蒙特利尔岛。从20世纪70年代起,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的首要地位被多伦多取代,但蒙特利尔仍不失为加拿大乃至世界的重要大都市。
经济以制造业和商贸、金融、交通运输业为主。约1/5劳动力从事制造业。除纺织、服装、食品、造纸、木材加工等传统部门外,炼油、有色冶金、航空航天、制药、电子、计算机等部门的发展较快。圣劳伦斯河流域的水电站为城市提供电力。金融业发达,是全国排名第一和第三的商业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总部所在地,设有许多信托、投资、保险公司以及证券交易所。也是重要旅游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五大湖–圣劳伦斯河航道的重要河港,拥有现代化专用码头和集装箱码头设施,货运以谷物、矿物和石油为主;设有游艇码头。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和太平洋铁路公司总部设此,其所属两条横贯大陆铁路干线在此交会,并有多条铁路支线通往美国东北部各大城市。高速公路网向各地辐射,与横贯大陆公路干线和美国高速公路网相连。22座公路、铁路桥将蒙特利尔岛与邻近岛屿及圣劳伦斯河南岸连为一体。有多尔瓦勒国际机场,设于城西南;市中心维多利亚广场设有国际航空组织(ICAO)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总部。市内有地铁、地下公路交通网。
中心城区在蒙特利尔岛东南,介于罗亚尔山与圣劳伦斯河之间,大致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东北部为老市区,居民以法裔为主,街道、建筑保持着传统的法兰西风貌。有卡蒂埃广场的市政厅(1878)、拉梅扎伊宫(1705),现辟为娱乐区的河滨旧港,古老的圣母教堂(1657)、兵器广场的双塔圣母院(1829)等著名景点。西南部为现代化新市区,居民以英裔为主,街道宽阔,高楼林立,以自治领广场为中心,集中了全市主要商业、金融、行政、文教和娱乐场所。广场西北侧的圣凯瑟琳大街是最繁华的商业街,集中伊顿、辛普森等许多著名大商场和购物中心;广场东南侧的雷内·莱维斯克大街(原称多切斯特大街)以高层建筑著称,如43层的加拿大皇家银行、由4座45层大楼组成的玛丽城广场等,后者高190米,呈十字形,为现代蒙特利尔的标志。规模宏大的地下城举世闻名,面积广达400万平方米,地下步行街道总长29千米。
文教事业发达,英、法两种文化并存。麦吉尔大学(1821)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英语大学,蒙特利尔大学(1878)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法语大学,还有康科迪亚大学(1974,英语)、魁北克大学(1969,法语)等。重要文化设施有加拿大历史博物馆、蒙特利尔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建筑中心、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魁北克国立图书馆等。著名的艺术广场为音乐、戏剧演出中心,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和爵士乐芭蕾舞剧团享有国际声誉。蒙特利尔港外的河心小岛圣埃莱娜岛和以桥与其相连的人工岛圣母岛为1967年世博会会址,此后每年夏季举行以“人和世界”为主题的博览会。市区东北部的奥林匹克公园,则是1976年第2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址;与其隔街相对的蒙特利尔植物园,规模居世界前列。市内遍布公园绿地,并以多精美城市雕塑著称。1985年5月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