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土壤、水源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因此各种有机污染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水解、羟基化、异构化和环状化合物的开环等,并最终转变为对生物无毒性的残留物和二氧化碳,这些过程与介质中微生物的种群组成、数量、活性,以及水分、温度、通气性和碳氮比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了强化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常采用浇水、通气、施肥等措施来促进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这些措施统称为生物刺激。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97874,"Name":"微生物学"},{"ID":98024,"Name":"应用微生物学"},{"ID":238545,"Name":"环境微生物学"}]
. 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应用微生物学 . 环境微生物学生物刺激
/biostimulation/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89次
通过采用一些可促进微生物繁殖与生长的手段(如营养物或通气等)来增加土著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增强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能力的技术。
- 英文名称
- biostimulation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添加营养物质是生物刺激修复的常用手段。污染发生以后,因为大量输入碳元素而改变了受污染环境中的碳氮比值,微生物在利用这些添加的碳作为生长底物时会使可利用的氮、磷等无机养分迅速“流失”,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所以可以采用人为投放氮、磷、钾等营养成分(通常是以肥料的形式加入)的方法来促进本土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温度能影响蛋白质和核酸等微生物细胞组成物质的性质,也可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对底物的降解速率。通常情况下,30~40℃时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最高。
pH可通过影响微生物中酶的活性、细胞膜的渗透性和代谢过程等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同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大多数微生物适宜在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繁殖。
大多数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都是好氧的,对氧的利用是制约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因素之一。
水分是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离不开水分的参与。但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物反应的顺利进行,环境中应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
表面活性剂能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油/水与微生物细胞界面的接触行为,增加疏水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快微生物细胞对这类底物的利用速度。
扩展阅读
- 屠明明,王秋玉.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修复.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9(8):129-134.
- 伍涛,姜岩,王春,等.生物法治理润滑油环境污染研究进展.应用化工,2015,44(1):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