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斯科舍半岛、布雷顿角岛和附近许多小岛组成。新斯科舍半岛西北端以希格内克托地峡与新不伦瑞克省相连,余均为海洋包围:北濒圣劳伦斯湾和诺森伯兰海峡,与爱德华王子岛省相望;西临芬迪湾,东、南临大西洋。省内任何一地距海均不足50千米。面积55490平方千米。人口97.14万(2019)。省会哈利法克斯。
新斯科舍半岛以低缓山丘为主,间隔河谷平原;布雷顿角岛为崎岖的高地。土壤贫瘠,耕地有限。多小湖和短促河流。受海洋影响,气候相对温湿,平均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冬季多雪,沿海多雾。森林覆盖率75%。有煤、石膏、重晶石等矿,南部塞布尔岛附近海域蕴藏石油、天然气。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1497年航海家J.卡伯特[注]最先在此登陆,并宣布为英国所有。1605年法国始建定居点,称该地为法属阿卡迪亚的一部分。1621年英王将这块土地授予苏格兰贵族,改名新斯科舍,这是“新苏格兰”的拉丁文写法。随着苏格兰移民到此定居,开始了英、法之间长达100多年的争夺史。1713年新斯科舍半岛归英国管辖。1756~1763年英法战争后,根据《巴黎条约》,原法属阿卡迪亚(包括爱德华王子岛、新不伦瑞克和布雷顿角岛等)全部划归英属新斯科舍。1769年和1784年爱德华王子岛、新不伦瑞克先后脱离新斯科舍单独成立省,布雷顿角岛一度脱离后又于1820年并入新斯科舍。1848年实现自治,成立第一个英国殖民政府。1867年成为加拿大自治领最初的四省之一。人口中以英国移民(苏格兰人)后裔居多,其次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土著居民占1.9%。90%以上居民使用英语。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罗马天主教。城市人口比重56%,哈利法克斯大都市区集中全省2/5以上人口,还有悉尼、新格拉斯哥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中部和西部各省。农牧业收入主要来自乳品生产和水果业,其他作物多数供自给。海洋渔业发达,盛产龙虾、扇贝、鳕鱼、鲱鱼等。矿业以采煤为主,也是加拿大最大的石膏产地;塞布尔岛附近海底油、气田已着手开发,2000年已建输油管通往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有水产加工、纸浆和造纸、造船、轮胎、电子设备、建材等。素有“加拿大海洋游乐场”之称,旅游业在省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境内有铁路700千米,公路26000千米,通往省内外各地。哈利法克斯是加拿大国家铁路的东部起点,其海港和国际机场也居全国前列。与邻省新不伦瑞克、爱德华王子岛和美国缅因州之间有轮渡相通。全省设有戴尔豪斯大学、圣玛丽大学等十余所大学。保留城堡、要塞、古镇等许多历史遗址,如199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卢嫩堡古城、布雷顿角岛的卡伯特公路。辟有布雷顿角高地国家公园和克吉姆库吉克国家公园,以及一百多个省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