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哈得孙湾东南,北隔哈得孙海峡与巴芬岛相对,东北邻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西南接安大略省,东南与新不伦瑞克省和美国东北部接界。面积154.2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5.4%,居加拿大10省之首。人口848.50万(2019),约占加拿大总人口的22.6%,仅次于安大略省。省会魁北克。
全省约4/5以上地区属加拿大地盾,地质古老,以低高原地形为主,地面广布第四纪冰川消退后留下的大小湖泊。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寒漫长,夏暖短促,针叶林茂密,北部亚极地气候为苔原景观。省东南隅加斯佩半岛一带,岗峦起伏,岭谷相间,为北美东部阿巴拉契亚高地的延续。南缘圣劳伦斯河谷地气候相对温和,土地肥沃,是全省人口、城市和经济的集中地区。全省森林覆盖率54%。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铁、金、铜、锌、银、石棉等矿。
原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居地,以渔猎为生。1534年法国航海家J.卡蒂埃[注]在加斯佩半岛一带登陆,宣称该地区为法国所有。1608年另一位法国探险家S.de尚普兰在圣劳伦斯河河口处(今魁北克)建立贸易站和居留地,开始了“新法兰西”的殖民历程。1756~1763年英法战争后,法属殖民地转归英国。1774年英国通过《魁北克法案》,对法裔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社会传统制度等采取宽容保护政策。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批亲英保皇党人涌入,英、法裔居民在地域上的分异由之形成。1791年以渥太华河为界,划分为以法裔为主的下加拿大(魁北克省)和以英裔为主的上加拿大(以后成为安大略省),但英、法矛盾并未消除。为同化法裔,1841年通过新联邦法,又将上、下加拿大合并,成立加拿大联合省。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成立,魁北克省为最初的四省之一。长期以来省内部分法裔居民要求该省独立,脱离联邦,这是加拿大国内的重大政治问题。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省先后举行过两次全民独立公决,均遭否决。加拿大唯一以法国移民后裔为主的省,81%居民以法语作为第一语言。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城市人口比重80%,全省约一半人口居住在蒙特利尔大都市区,其他重要城市有魁北克、舍布鲁克、三河城等。省经济由早期的毛皮贸易、林业和渔业,到19世纪末进入工矿业发展时期。20世纪中后期,随着服务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以金融、商贸、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不足25%和3%。制造业仍是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约占加拿大全国的1/4,仅次于安大略省,主要有纸浆和造纸、炼铝、机械、电器、炼油、金属加工、纺织和服装、食品等。电力工业发达,97%是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30%以上。采矿业中,石棉产量在世界上占突出地位,铁、金、铜等矿开采在国内居前列。农牧业限于圣劳伦斯河谷地,以水果、蔬菜、烟草和乳品生产为主。圣劳伦斯河深水航道沟通大西洋与五大湖之间的联系。全省有22.75万千米公路,8000多千米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尤其是圣劳伦斯河谷地,包括横贯大陆的公路、铁路干线。蒙特利尔和魁北克为重要陆路交通枢纽,也是重要港口和航空中心,设3个大型国际机场。有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等7所主要高等学校。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辟有佛罗伦、拉莫里西等国家公园以及一百多个省立公园和保护区,其中魁北克历史区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