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华盛顿,卒于马萨诸塞州。他只接受过短期的艺术教育,但他曾先后在斯坦福、哈佛等学校获得文学、艺术史、哲学相关的教育,这些理论知识的积累使得他在创作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之余也成了一名具有影响力的现代艺术理论家。20世纪40年代初,他来到了纽约,与Y.唐盖伊、M.恩斯特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结识,这些交际使得他对超现实主义中的“自动”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动”绘画指的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控制自己的意识,用涂鸦等手段来将自己的潜意识解放出来。
拼贴作品是马瑟韦尔自动化创作的代表。1943年,他创作了拼贴作品《潘乔·比利亚:死与生》。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马瑟韦尔在墨西哥旅行期间看到的一张拍摄比利亚之死的摄影作品。椭圆的形状后来成了马瑟韦尔艺术中的代表性元素。从1948年开始,他创作了大量以“挽歌”为主题的作品,其中《西班牙共和国的挽歌》系列表达的是艺术家对西班牙内战的缅怀与痛惜,整体色调均以黑白灰为主,将大块的长方形、椭圆形堆积在一起。1962~1968年,马瑟韦尔开始创作《在海边》系列,共60余幅,他将油漆泼洒在画布上来表现海浪,而海浪其实也与这些颜料共享着偶然、不受主观控制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