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世界地理 . 亚洲 . 东南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条目作者徐成龙金凤君林美含
条目作者徐成龙

徐成龙

金凤君

金凤君

林美含

林美含

最后更新 2025-02-21
浏览 1027
最后更新 2025-02-21
浏览 102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东南亚最大国家,世界最大群岛国,有万岛之国之誉。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英文名称
Indonesia
全称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所属大洲
亚洲
国土面积
1913578.68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约2.71亿(2020)
首都
努山塔拉
官方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印度尼西亚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Indo(印度)和Nusus(各岛),意为印度各岛。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的古代文献中,有时也泛称印度尼西亚群岛为爪哇。荷兰人入侵群岛后,被称为荷属东印度或东印度。19世纪中叶,西欧学者最先将“印度尼西亚”用为地理名称。1922年印尼留荷学生在荷兰成立“印尼协会”,“印尼”首次成为政治用语。1928年“青年誓言”宣布印尼为民族和国家的名称。1945年独立时正式定为国名。

地跨赤道,位于中南半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4个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领域范围南北宽约1900千米,东西长5100余千米。国土面积1913578.68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166163平方千米(不包括专属经济区)。人口约2.76亿(2022)。全国有38个一级行政区,包括3个特区、35个省,二级行政区(县/市级)514个。首都努山塔拉。

印度尼西亚地图印度尼西亚地图

全境岛群分为4组:①大巽他群岛,主要包括苏门答腊、爪哇、马都拉、加里曼丹岛大部和苏拉威西等岛。②努沙登加拉群岛(又称小巽他群岛),包括巴厘、龙目、松巴哇、弗洛勒斯、松巴、帝汶(岛的东半部属东帝汶)等岛。③马鲁古群岛,包括哈马黑拉、布鲁、安汶、塞兰、班达等岛。④巴布亚,为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西半部。爪哇岛马都拉岛,历史上是国家重心所在,称为“内岛”或“内省”,其余各岛通称为“外岛”或“外省”。

环绕在岛屿周围的海洋有太平洋与印度洋,南海、爪哇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苏拉威西海,以及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十几个重要海域。海岸线曲折,总长54716千米。领海宽度12海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

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构成岛弧与海沟,多火山与地震,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各岛以岛弧走向为主轴而褶皱隆起。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境拥有3000米以上的火山峰多座,巴布亚即有7座4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查亚峰海拔5029米,为全国最高峰。

弗罗勒斯岛的火山湖弗罗勒斯岛的火山湖

印度尼西亚地形图印度尼西亚地形图

全境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约占世界454座活火山的1/6,以爪哇(20座)与苏门答腊(12座)两岛最多。火山喷出物在苏门答腊以酸性居多,爪哇以基性为主,后者发育的土壤肥沃,火口湖可作为天然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印度尼西亚许多古代文化的发祥地都在火山区,如万隆、加鲁特、梭罗和玛琅等地。火山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能源,地震频繁,强震多发生在苏拉威西和马鲁古地区。矿藏种类多,有锡、镍、金、铜、磁铁矿、硫黄、碘、石油、天然气、岩盐、煤、铝土以及赤铁矿与褐铁矿等。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5000毫米,各月降水较均匀。爪哇海、班达海以南沿岸各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干、雨季分明,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11月至翌年3月的雨季,干季各月一般30~50毫米。各地全年均高温,年平均气温25~27℃,山区较凉爽。

河流众多,水量丰沛,除大岛外,都比较短小,冲刷力强,水土流失较严重,下游多沼泽。较大的河流有加里曼丹的卡普阿斯河、巴里托河、马哈坎河,巴布亚的曼伯拉莫河、迪古尔河,苏门答腊的穆西河、哈里河以及爪哇的梭罗河等。各河中下游通航里程较长。苏门答腊的阿萨汉河、爪哇的芝塔龙河支流贾蒂卢胡河及布兰塔斯河建有水坝和电站。

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区系属亚洲类型,但苏拉威西以东地区大洋洲树种较多。全国共有35000多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超过60%。拥有20多万种动物,其中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有525种。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爪哇的火山公园、加里曼丹的猩猩研究中心、苏拉威西的珊瑚礁公园、洛伦茨国家公园等。

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一半人口居于爪哇岛,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印度尼西亚约有300多个民族,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还有巽他族、马都拉族、马来族等。200多种民族语言,印度尼西亚语为官方语言。居民87%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余信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

爪哇的普兰巴南印度教寺庙爪哇的普兰巴南印度教寺庙

公元初年前后,境内已有了狩猎、采集、农耕捕捞、采矿、熔炼等生产活动和航海贸易,同中国和印度有交往。4世纪爪哇先后出现几个王国。7世纪以苏门答腊巨港为发祥地的室利佛逝王国建立,商业和文化发达,并为当时印度以外的佛学中心,同中国、印度、阿拉伯都有经济与文化联系。9~10世纪版图扩及印尼西部各岛及马来半岛等地。13世纪末兴起于爪哇的满者伯夷(麻喏巴歇)王国,在东爪哇兴建了精密的水利系统,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发达,沿海城镇繁荣。国势最盛时领有印尼大部分群岛及马来半岛南部。

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在马鲁古群岛掠夺香料等财富。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接踵而至,成立联合东印度公司,侵占土地,垄断贸易。1798年,改设殖民政府。1811年英国占领爪哇,1816年交还荷兰。1830年在爪哇实行“强迫种植制”,迫令农民种植出口经济作物甘蔗、靛蓝、咖啡、烟草、肉桂、胡椒等。1891年改行“自由政策”,英、美、德、法、日等国资本纷纷涌入。不到半个世纪,爪哇、苏门答腊、邦加、勿里洞、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等岛上出现了橡胶、椰子、胡椒、金鸡纳、茶、木棉、甘蔗等种植园,并修筑公路、铁路,开采锡、煤、石油等矿产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占领。1945年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5~1950年,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其间曾被迫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荷印联邦。1950年8月重新恢复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

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接领导内阁。“潘查希拉”(信仰神道、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公正)为立国基础,亦称建国五基。人民协商会议为国家立法机构,负责制定、修改与颁布国家宪法和大政方针,并对总统进行监督。国会(人民代表会议)是国家立法机构,行使除起草和修改宪法、制定国家方针大计之外的一般立法权。司法机构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1999年获得政府承认并参加大选的合法政党共48个。2019年大选中,16个政党参选,9个政党获得国会议席,民主斗争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主要有印尼民主斗争党、专业集团党、建设团结党等。

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经济上由私人部门及政府共同主导,属混合经济。印尼自然资源丰富,有“热带宝岛”之称,盛产棕榈油、橡胶等农林产品,其中棕榈油产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第二,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镍、铜、金、银等,其中油气资源丰富,共有66个油气盆地。制造业主要有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纸浆、纸张、化工、橡胶加工、皮革、制鞋、食品、饮料等,其中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门类。中国是印尼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贸易伙伴。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有矿物燃料、动植物油、机电产品、橡胶及制品、机械设备等,其他出口商品还有矿砂、运输设备、纸张、纺织品、鞋类制品和木制品等。主要进口商品有有机化学品、塑料制品、航天器、钢铁、粮食、肥料、橡胶制品、棉花和无机化学品等。

公路全长34万千米,陆路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区是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巴厘岛等。连接泗水及马都拉岛的苏腊马都大桥为印度尼西亚最长的桥梁。铁路总长6458千米,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铁路运输比较发达,其中爪哇岛铁路长4684千米,占全国铁路总长的73.6%。水路交通如岛际、远洋及内河运输等在国内交通相当重要,全国有水运航道21579千米,各类港口约670个,主要港口包括丹绒不录(雅加达)、丹绒佩拉(泗水)、三宝垄、马辰、巨港、望加锡、潘姜(楠榜)等25个。印度尼西亚是万岛之国,有676座机场,179个航空港,其中达到国际标准的有23个。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知名大学有印度尼西亚大学(雅加达)、加查马达大学(日惹)、艾尔朗加大学(泗水)及班查查兰大学(万隆)等。印尼文报刊有《罗盘报》《专业之声报》《印尼媒体报》《共和国日报》等,英文有《雅加达邮报》《印尼观察家报》等,中文有《印度尼西亚日报》(政府主办)、《华文邮报》(中文和印尼文互译)、《商报》《新生日报》《千岛日报》等。通讯社有安塔拉通讯社(官办)、印尼民族通讯社(私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广播电台及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电视台为官办;私营电视台有印尼鹰记、太阳、教育及美都,后者也播放中文新闻。

奉行积极独立的外交政策,主张大国平衡,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重视同美、中、日、俄、澳、印以及欧盟的关系。重视不结盟运动和南南合作。截至2000年底已与112个国家建交。1950年4月13日与中国建交,1967年10月两国外交关系中断,1990年8月8日恢复外交关系。2005年4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10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1年6月建立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