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饲料保存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酶制剂、寡糖和酵母及酵母培养物。
酶制剂。饲用酶制剂生产工艺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或从动植物体内提取。按其特性及作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源性消化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畜禽消化道能够合成与分泌这类酶,但因种种原因需要补充和强化。另一类是外源性降解酶,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α,β-半乳糖苷酶和植酸酶等,动物组织细胞不能合成与分泌这些酶,但饲料中又有相应的底物存在(多数为抗营养因子)。
寡糖(寡聚糖)。寡糖是由2~10个单糖单位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小聚合体,介于单体单糖与高度聚合的多糖之间。主要有寡木糖、α-寡葡萄糖、β-寡葡萄糖、寡果糖、寡乳糖和寡甘露糖。这类物质在肠道内有类似抗生素的作用,也称其为化学益生素。中国允许使用的寡糖添加剂有低聚木糖(木寡糖)、低聚壳聚糖、半乳甘露寡糖、果寡糖与甘露寡糖。
酵母及酵母培养物。酵母是单细胞蛋白质,使用饲料酵母可补充饲料中蛋白质的不足,微生物体所含有的维生素、酶、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还具有一般普通饲料所不具备的生物活性。在实际生产中,饲料酵母与酵母培养物常作为未知生长因子来源使用,多用于幼龄动物(雏禽、仔猪、犊牛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