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首都柏林市中心的克罗伊茨贝格区。2001年向公众开放,主要展示中世纪以来的德国犹太历史与日常生活,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犹太博物馆。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前,柏林政府就已形成在西柏林建立一座犹太博物馆的想法。根据最初计划,该馆为柏林博物馆的一个部门,归柏林政府所有。W.M.布卢门塔尔任馆长时放弃此计划,争取并确保了该馆的独立性。2001年,该馆的管理责任移交至德国联邦政府。该馆的建筑群已成为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包括一座巴洛克时期的老建筑,迈克尔·布卢门塔尔学院与阿诺哈儿童世界。新建筑由D.李布斯金设计,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自2001年开馆以来,每年约有70万人参观。
馆藏包括约9500件艺术品、1000件实用艺术作品、1500件宗教物品、4500件物质文化物品、2.4万张照片,档案馆的1700多件个人藏品,以及图书馆的约1.1万册历史馆藏,集中展示了犹太文化和历史,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材料。藏品核心是家庭遗赠,多由移民保存下来,并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继承人捐赠。其中包括大量图片和档案,它们共同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私人、职业和宗教生活肖像。馆内收藏的大部分物品都是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物品,记录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的情况,以及犹太人受迫害和移民的经历。
常设展览由人类学家、博物馆经理K.C.戈尔比及其同事N.考克斯设计和布置。其核心展览为“德国犹太人的生活:过去与当下”,其中“过去”部分是对犹太人历史、宗教与文化的回顾,“当下”部分则通过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生活、解放运动、启蒙、失败与当下5个重要章节来展开。常设展览于2017年12月暂时关闭,进行全面更新,2020年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