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法兰克福市。1763年,德国慈善家J.C.森根堡[注]赞助建立了森根堡基金会,以促进科学的发展。1817年,在德国大文豪J.W.von 歌德的倡议下,32位法兰克福公民成立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在森根堡基金会的支持下展开各项活动。1821年,协会建立了一个公共自然博物标本室,即此馆前身。在协会的筹备和资助下,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于1904在法兰克福开工,1907年建成。
馆藏已达4000万件,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史收藏。馆藏有3个重要特色:①恐龙化石收藏在欧洲名列前位。②拥有大量梅塞尔坑(世界闻名的哺乳动物化石发掘地)的化石收藏,其中许多化石罕见地保存了完整的胃及其残留物。③馆藏鸟类标本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据传有9万张鸟皮、5050枚鸟蛋、1.7万具骨骼和3375个标本。其中有很多非常珍稀的鸟类、包括一些近代灭绝的鸟类标本。
展览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重要展陈有欧洲最大的大型恐龙展览,展出的梁龙骨骼化石为1907年现博物馆大楼落成时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捐赠,还有尾巴周围鬃毛清晰且保留完整的胃的冠鸭嘴龙副龙,以及一只窃蛋龙的化石。其他展陈也各具特色,如象类展厅以各种古象的臼齿化石为实证,反映了象类的起源与演化关系,并以这些象类化石为依据形象地绘制出象类在整个地球上发展、散布和演化的过程图。2003年进行改造之后,爬行动物展厅的藏品涵盖了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既展现生物多样性,又涉及自然保护主题。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还是德国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与普及基地。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在这里首次就大陆漂移理论进行公开阐释。该馆还制定了专门的博物馆教育计划,大量中小学生到这里接受自然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