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duó)曲:与今之作曲、谱曲、制曲意义相似。自度曲,或称“自制曲”“自制腔”“自度曲”“自撰腔”等,即自作新曲之意。《汉书·元帝纪》赞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唐宋词曲音乐自度曲中最著名者为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在这部曲集所收录的17首词调歌曲中,有14首是姜白石自度曲。这些词乐歌曲在声韵关系、起调毕曲、结构、旋法、宫调体系等方面已体现出一定的规制。这些度曲法则,不仅用于词曲音乐创作,也广泛用于琴乐、燕乐、雅乐及戏曲音乐创作中,在宋元以来文献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宋张炎《词源》、元脱脱《宋史·乐志》、清凌廷堪《燕乐考原》等书中屡有提及。
度(dù)曲:意为歌唱或演唱,所谓“耳聪口敏嗓亮者任度曲之事。”(《螾庐曲谈》)“解为‘歌终更授其次’。意为‘过度’之‘度’者,音杜”(夏承焘《月轮山词论》)。度曲应掌握方法和规律,如:五音四呼、四声阴阳、出字、收声、归韵、合乐、曲情等(据《顾曲麈谈》及《戏曲丛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