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工学
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物岩石矿床 . 矿物学 . [矿物分类] . 自然元素矿物

石墨

/graphite/
条目作者汪正然、陈代璋撰李国武修订
条目作者汪正然、陈代璋撰

汪正然、陈代璋撰

李国武修订

李国武修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994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99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自然元素矿物。化学成分为C,晶体属六方或三方晶系。

英文名称
graphite
化学组成
C
密度
2.21~2.26克/立方厘米
莫氏硬度
1~2
颜色
黑色
用途
生产机械润滑剂、核反应堆中子减速剂、化学催化剂、石墨-金属复合材料、石墨-陶瓷复合材料、特种耐火材料、高温坩埚、铸模涂料、导电涂料、电极、电刷、碳棒及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原料等
分布
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
主要产地
中国山东南墅、黑龙江鸡西、吉林磐石、湖南鲁塘、新疆苏吉泉,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韩国,朝鲜,巴西,墨西哥等

英文名称来自希腊文graphein,可书写的意思,这与它能用作铅笔的原料有关。与金刚石、富勒烯、卡宾碳(carbyne)、赵石墨(chaoite)同属于碳的同质多象变体。天然石墨成分中含有许多杂质,如黏土矿物、氧化物矿物和沥青等。晶体结构属层状结构,碳原子按六方环状排列成层(见图)。由于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堆垛方式不同,产生两层重复的2H-石墨和三层重复的3R-石墨两种多型。自然界产出的石墨,大多数属2H型。石墨晶体呈六方片状,集合体多呈鳞片状、块状、土状。颜色及条痕均为黑色。晶体呈半金属光泽,隐晶质块体光泽暗淡。莫氏硬度1~2。有滑感,易污手。密度2.21~2.26克/立方厘米。底面解理极完全。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润滑性和耐高温性(3000℃以上)。在空气中熔点高达3850℃。化学性能极稳定,在常温下耐强酸、强碱,抗各种腐蚀气体及有机溶剂;但在600~700℃高温有氧条件下,会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

2H–石墨的晶体结构2H–石墨的晶体结构

石墨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经区域变质或接触变质而成。热变质作用可使煤层部分形成石墨。少量石墨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石墨也常呈团块状,见于陨石中。中国是石墨资源大国、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著名产地有山东南墅、黑龙江鸡西、吉林磐石、湖南鲁塘、新疆苏吉泉等地。世界石墨生产大国有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韩国、朝鲜、巴西、墨西哥等。

石墨是国家重要战略矿物原料之一,在现代工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用于生产机械润滑剂、核反应堆中子减速剂、化学催化剂、石墨-金属复合材料、石墨-陶瓷复合材料、特种耐火材料、高温坩埚、铸模涂料、导电涂料、电极、电刷、碳棒及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原料等。现代工业常用无烟煤或石油焦为原料,在电炉内加热,生产人造石墨,以满足近代工业对石墨的需求。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