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领域 . 人体解剖学 . 内脏学 . 泌尿器官

肾的被膜

/renal capsule/
条目作者郭开华

郭开华

最后更新 2024-11-01
浏览 266
最后更新 2024-11-01
浏览 26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肾皮质表面由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肌织膜包被。它与肾实质紧密粘连,不可分离,进入肾窦,被覆于肾乳头以外的窦壁上。

英文名称
renal capsule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除肌织膜外,通常将肾的被膜分为3层,即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即肾纤维膜或肾固有膜,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构成,包裹于肾实质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膜。肾破裂或部分切除时需缝合此膜。在肾门处,此膜分为两层。一层贴于肌织膜外面,包被肾窦内容物的外表面。移行于肾血管鞘,并进入肾实质。另一层入肾窦,衬于肾窦壁肌织膜内表面,包被肾窦内结构表面。纤维囊与肌织膜连结疏松,易于剥离,如剥离困难即为病理现象。肾部分或全切除时纤维膜必须缝合。

又名肾床,是位于纤维囊外周、包裹肾脏的脂肪层。脂肪囊在肾周围边缘增厚,在肾的后面脂肪比前面更厚,肾下端尤为丰富。肾的脂肪丰富,并经肾门进入肾窦,成为肾窦内容物之间隙内的充填物。肾脂肪囊富有弹性,可固定肾与保护血管,临床上作肾囊封闭,就是将药液注入肾脂肪囊内。

 位于脂肪囊的外面,包被肾上腺和肾的周围,由它发出的一些结缔组织小梁穿脂肪囊与纤维囊相连,有固定肾脏的功能。位于肾前、后面的肾筋膜分别称为肾前筋膜[注]肾后筋膜[注],二者在肾上腺的上方和肾外侧缘处均互相愈着,在肾的下方则互相分离,并分别与腹膜外组织和髂筋膜移行,其间有输尿管通过。在肾的内侧,肾前筋膜被覆肾血管的表面,并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表面的结缔组织及对侧的肾前筋膜相移行。肾后筋膜向内侧经肾血管和输尿管的后方,与腰大肌及其筋膜汇合并向内附于椎体筋膜。肾积脓或肾周围炎症,脓液可沿肾筋膜向下蔓延,达髂窝或大腿根部。临床需注意与阑尾周围脓肿相区别。肾周围脓肿还可弥散至对侧肾周间隙。肾的正常位置要靠多种因素来维持,如肾被膜、肾血管、肾的邻接器官、腹内压以及腹膜等都对肾起固定作用。正常时肾可随呼吸上下稍微移动。由于肾筋膜下方完全开放,当腹壁肌力弱、肾周脂肪少、肾的固定结构薄弱时,肾可向下移位形成肾下垂或游走肾。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