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综合领域 . 军事医学 . 航海医学 . 舰船饮水消毒

舰船饮水消毒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for ship/
条目作者伍俊荣

伍俊荣

最后更新 2023-04-01
浏览 134
最后更新 2023-04-01
浏览 13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保障舰员饮水及其他生活用水的卫生安全,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卫生保障活动,海军舰艇部队舰船给水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英文名称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for ship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对保证舰员获得卫生安全的生活饮用水,保障舰员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舰船水舱贮存水受舱室通风差、高温高湿、水舱底部沉积物、细菌和病毒污染以及水中消毒剂随时间延长耗尽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水中微生物有再繁殖的机会,细菌数量增加,水质恶化。因此,对舰船水舱贮存水进行消毒后饮用十分必要。舰船上常见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是煮沸和紫外线,化学消毒方法是向水中投加含氯或臭氧等消毒剂。

工作内容  按照舰船给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采取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可靠,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介水传播。

工作方法  ①煮沸消毒煮沸消毒的原理是加热煮沸使水中细菌细胞膜损伤,氨基酸和核酸漏出,细菌细胞因胞内成分凝聚、蛋白质变性而死亡。当水加热至70℃数分钟能杀灭肠道传染病的致病菌;当水加热至100℃沸腾时,可杀灭芽胞;煮沸15min可杀灭炭疽芽胞。②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紫外线可透入病原体内,破坏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导致病原体死亡。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线(波长范围136~390nm),波长在200~300nm的紫外线对水中的细菌、病毒、芽胞等具有杀灭作用。其中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紫外线消毒具有消毒时间短,杀菌能力强,不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用方便等特点。紫外线消毒后不能在水中保持持续消毒能力,因此经紫外线消毒的水应及时饮用。③氯化消毒氯消毒的原理是氯气或氯制剂加入水中后,迅速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的氧化能力较强,可以杀灭微生物。氯化消毒分常氯消毒和超氯消毒。常氯消毒处理加氯量一般为1~3mg/L,消毒时间,常温下15min,较低温度下30min。常氯消毒用于船舶贮存淡水的定期消毒。舰船远航期间,为保证水舱内贮存水符合卫生学要求,一般定期采用小剂量常氯消毒法。投加氯30min后,余氯浓度达0.5~1.0)mg/L,则所投加的氯量已足够达到消毒目的。超氯消毒处理加氯量一般为10~20)mg/L,消毒时间为10~15min,消毒后的水若要立即饮用,需按加氯量的3.5倍投加硫代硫酸钠或活性炭过滤进行脱氯。超氯消毒主要用于舰船饮水系统受到严重污染或水媒传染病流行时以及应急供水的饮水消毒。④臭氧消毒臭氧消毒的原理目前认为是臭氧能迅速地扩散透入细胞壁,氧化破坏细胞酶而杀灭病原体。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芽胞、包囊等,杀菌效果比氯快600~3000倍,并可除去水中的色、臭、味等。臭氧性质不稳定,用臭氧消毒法对饮水进行消毒,须配有臭氧发生装置。现发生臭氧,现投配使用。为使臭氧与水充分接触,一般采用微孔扩散器,水射器或乳化搅拌器等投配装置。

  • 侯悦.军队卫生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 柯文棋.航海卫生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 GJB2790-1996 军队环境卫生学术语.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