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髓和上腰髓(第1~3腰髓节段),中间带的灰质向外侧突出形成纵行的柱形结构称侧柱,横切面上表现为向外突出的三角形区即侧角。中间带多由中、小型的神经元组成。细胞集结成群形成中间带外侧核、骶副交感核、中间带内侧核等主要结构。中间带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内脏活动调控。
中间带外侧核为一般内脏运动核,位于第1胸髓至第2腰髓(或第3腰髓)节段中间带外侧部的尖端(侧角),多为中等大小多极神经元,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交感低级中枢)。这些神经元源于胚胎期脊髓中央管背外侧,并向外侧迁移形成中间带外侧细胞柱。其轴突经脊神经前根进入脊神经,再经白交通支到交感干,至交感神经节(椎旁节和椎前节)换元后分布于心血管、内脏和腺体。
骶副交感核为一般内脏运动核,位于骶髓2~4节段Rexed板层Ⅶ的外侧部,与中间带外侧核不连续。此细胞群较为分散,横切面上不形成明显向外突出的侧角。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属副交感低级中枢),发出纤维组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经壁内或器官旁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器官。
中间带内侧核在Rexed板层Ⅶ最内侧,板层Ⅹ的外侧,纵贯脊髓全长,为一般内脏感觉核,多由小型及中等大小的圆形或三角形神经元组成。中间带内侧核为内脏感觉信息的中继核,接受后根传入的内脏感觉纤维,发出纤维到内脏运动神经元,并上行至脑,参与内脏反射及内脏感觉传递。
当病变侵袭中间带时,可出现相应的内脏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霍纳综合征以及血管运动和泌汗、皮肤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性功能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