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世界地理 . 大洋洲 . 【国家、地区和城市】 . 斐济群岛

斐济

/Fiji /
条目作者吴浙周春山张晓菲
条目作者吴浙

吴浙

周春山

周春山

张晓菲

张晓菲

最后更新 2023-04-13
浏览 837
最后更新 2023-04-13
浏览 83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印度洋三大岛群之一美拉尼西亚的一个岛国。全称斐济共和国。

英文名称
Fiji 
全称
斐济共和国
所属大洲
大洋洲
国土面积
1.83万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88.4万(2017)
首都
苏瓦

位于南纬15°~22°,东经175°~西经177°,距新西兰北岛东北约2000千米,地处美拉尼西亚岛群与波利尼西亚岛群交接处和北美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海、空交通要冲,有“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称。斐济由332个岛屿(110个岛屿有居民永久居住)和500多个小岛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总土地面积约为1830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29万平方千米。跨东西半球,采用东十二区时间。首都苏瓦(图1)。

1681262978877019793.jpg1681262983590056852.jpg

斐济地图斐济地图

斐济(图2)覆盖着茂密的热带森林,最高点是维提岛上海拔1324米的托马尼维山。气候为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境内大型岛屿东南部的降雨量要多于西北部,这些地区的农业也受此影响。风速中等,约每年发生一次旋风。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和鱼类资源。

图2 斐济海岛风光图2 斐济海岛风光

斐济35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据斐济人口头传说,土著斐济人是卢图纳索巴索巴酋长和与他一同乘舟抵此的人的后裔。其后,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抵达斐济并对这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影响。斐济的文明兼具流动性和定居性,他们建造船只进行移动,同时也建造房屋,在种植园中进行农业生产。货币流通、纺织、岩石写作、作战俱乐部等都是土著斐济人生产发展的产物。1789年,英国人W.布莱(William Bligh)发现斐济群岛并留下记录。19世纪上半叶,一些传教士到达斐济,使当地居民皈依基督教。187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879~1915年,大批印度劳工被招募到此种植甘蔗,多数在契约到期之后定居下来。1970年10月10日宣告独立,为英联邦成员。1987年发生军事政变后,改称斐济共和国,并脱离英联邦。1997年9月30日恢复英联邦成员资格。1998年7月27日实施新宪法后,改国名为斐济群岛共和国。2009年改国名为斐济共和国。

政体上施行以多党制为特征的代议制民主制,总理为政府首脑,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由酋长院选举产生。总理由总统任命。行政权由政府行使,立法权归属于斐济政府和议会,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议会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任期均为5年。主要政党包括:①团结的斐济党,2001年成立。②斐济工党,1985年成立。③保守联盟,2001年成立。④斐济族政治党,1990年成立。

斐济是南太平洋岛国中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制糖业和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两大支柱。实行出口加工免税政策后,服装加工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继旅游业之后第二大外汇来源。贸易伙伴主要为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英国,外贸逆差严重。苏瓦港可停靠万吨轮。楠迪国际机场有来往悉尼、奥克兰等地的定期航班。斐济较大的岛屿有广泛的公交路线,岛屿间以轮渡搭载公交车。财政长期赤字,外国援助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斐济总人口88.4万(2017),维提岛和瓦努阿岛这两个主要岛屿占总人口的87%,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居民56.8%为斐济族人,37.5%为印裔斐济人,其余为华人、欧洲人等,斐济人与印裔斐济人之间关系紧张。斐济人信奉基督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通用斐济语和印地语,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分4个区,下设2个直辖市、14个省。斐济是世界上罕见的无癌国家。

家庭和社区的概念对斐济文化非常重要。斐济的土著文化和传统非常活跃,随着外来人口的进入,欧洲、印度和中国文化也成为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斐济的各种文化汇聚在一起创造了其独特的多元文化民族身份。斐济人享受13年免费义务教育。主要报刊有《斐济时报》《每日邮报》《太平洋岛屿》。橄榄球是斐济最受欢迎的团体运动。

斐济是联合国、英联邦、世界贸易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已与130多个国家建交。驻外使领馆、高专署、驻国际组织代表团共19个。1993年11月加入关贸总协定。斐济与中国于1975年11月5日建交。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