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领域 . 人体解剖学 . 〔数字解剖学〕 . 活体测量数值

颅骨数值

/measurement of cranial bones/
最后更新 2024-11-11
浏览 243
最后更新 2024-11-11
浏览 24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人体颅骨的各项数值。

英文名称
measurement of cranial bones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颅骨质量598.40g;颅骨容量,男性1413.08ml,女性1283.93ml。颅最大长180.30毫米,颅长177.02毫米,颅底长97.35毫米,颅底宽105.12毫米,颅最大宽139.26毫米。颅冠状弧长314.75毫米,正中矢状弧长363.84毫米,额矢状弧长124.83毫米,顶矢状弧长127.64毫米,枕矢状弧长119.36毫米,枕上部弧长60.39毫米,枕下部弧长56.83毫米。额矢状弦长19.03毫米,枕矢状弦长96.19毫米。额最小宽90.89毫米,额最大宽113.88毫米。全耳高114.48毫米,耳宽121.46毫米。枕骨大孔长径34.98毫米,宽29.57毫米。基底的前囟高133.05毫米,耳前囟高114.95毫米。面长93.87毫米,颧宽132.00毫米,中面宽97.08毫米,全面高113.46毫米,上面高71.29毫米。鼻宽26.05毫米,鼻高53.01毫米。上牙槽长51.88毫米,宽63.66毫米。腭长44.42毫米,宽37.14毫米。颅骨最薄度至最厚度为1.56~13.9毫米。牙槽侧面角74.41°,鼻骨侧面角66.70°,鼻颧角145.36°,颧上颌角128.97°,额侧面角89.16°,枕骨大孔倾角5.92°,全面角84.29°,鼻侧面角87.72°。

额缝出现率8.45%,不全额缝出现率4.70%。眶上切迹(孔)居眶上缘内1/3占61.00%,中内1/3间33.70%,中1/3占5.00%,中外1/3间0.2%,外1/3占0.30%;两侧切迹59.20%,两侧孔36.10%,一侧孔一侧切迹4.70%;切迹宽5.12毫米;孔横径4.97毫米,孔纵径2.36毫米。

蝶鞍前后径11.90毫米,横径14.00毫米,深径7.00毫米。视交叉前缘和后缘间距5.91毫米;两侧颈动脉沟间距12.90毫米;鞍背高9.20毫米,宽18.90毫米。视神经管颅口长径5.20毫米,宽径7.20毫米;眶口长径7.60毫米,宽径5.50毫米;上壁长9.20毫米,下壁长6.00毫米;两侧眶口间距27.60毫米,颅口间距18.20毫米;视神经管不完全分隔2.10%,完全二分管2.30%,三分管0.05%,与眶下裂连通0.40%。卵圆孔呈卵圆形92.80%,圆形1.20%,近圆形4.40%,肾形0.90%,其他0.60%;长径6.50毫米,宽径3.20毫米;孔呈孔状10.50%,孔呈管状(以骨管≥2毫米称管状)89.50%,管深4.70毫米。棘孔1孔(单侧无孔)1.71%,2孔(双侧单孔)92.00%,3孔(单侧双孔、对侧单孔)4.57%,4孔(双侧双孔)1.71%。脑膜中动脉沟低位(距棘孔20毫米以内)分支51.80%,中位(距棘孔20~30毫米)分支22.90%,高位(距棘孔30~45毫米)分支25.30%。翼管长14.89毫米,狭部内径1.01毫米。前口呈圆漏斗形65.15%,椭圆漏斗形34.85%;纵径4.37毫米,横径4.11毫米。后口呈三角漏斗形66.55%,椭圆漏斗形18.54%,圆漏斗形14.90%;纵径2.90毫米,横径2.53毫米。蝶骨角117.68°。

茎突基本呈向内侧、前方和下方的倾斜位。茎突根部至乳突尖1.77厘米,至关节结节外缘2.97厘米,至外耳门下缘中点0.95厘米。茎突呈光滑圆直33.80%,弯曲结节24.05%,圆直结节16.14%,未发育21.20%,双叉2.22%,三叉0.32%,双茎突0.63%,缺如1.58%;茎突长1.57厘米,根部直径3.40毫米,中部直径2.80毫米,尖部直径1.70毫米。乳突骨质X线分型,气化型52.18%,板障型18.12%。关节面前后径2.29厘米;下颌窝前后径1.79厘米,内外径2.38厘米,深0.68厘米;关节结节浅凹59.7%,深凹19.10%,平坦18.70%,其他2.50%。外耳门长径12.50毫米,宽径8.20毫米。外耳道长,上壁15.55毫米,下壁15.00毫米,前壁15.20毫米,后壁15.80毫米。岩部上缘与正中矢状面夹角51.91°,法兰克福平面夹角1.85°;岩尖部前面与后面夹角80.00°。内耳门长径9.50毫米,宽径5.90毫米。内耳道长,前壁12.92毫米,后壁9.96毫米。面神经管长29.84毫米,其迷路段长4.43毫米,水平段长9.00毫米,垂直段长16.00毫米;管径,入口部1.06毫米,前庭窗部1.42毫米,出口部4.25毫米;在前庭窗部管壁厚0.17毫米;水平段缺损4.00%,垂直段缺损1.00%;距前庭窗0.21毫米,外半规管1.55毫米;膝部与鼓室段角90.00°。前庭窗前后径2.78毫米,上下径2.32毫米。破裂孔近似三角形83.10%,方形或圆形16.90%;孔底宽6.71毫米,孔高7.64毫米;两侧破裂孔间距21.30毫米。颈动脉管外口圆形48.10%,卵圆形33.80%,南瓜子形18.10%;长径5.88毫米,宽径7.74毫米;管口距颈静脉窝1.95毫米。颈静脉孔葫芦形94.50%,长条形5.50%;长径15.02毫米;宽径,前部4.46毫米,中部2.47毫米,后部5.33毫米。颈静脉窝深13.63毫米。

枕骨大孔呈卵圆形55.00%,葫芦形18.80%,菱形11.10%,南瓜子形10.80%,圆形4.20%;长径36.40毫米,宽径30.20毫米。舌下神经管分为2管11.86%,3管7.45%。枕外隆凸高于枕内隆凸1.00~2.00厘米,枕外隆凸最高点至枕骨大孔后缘5.38厘米。寰枕融合出现率1.50%。

顶孔出现率78.10%,多顶孔4.20%;多位于鼻根点至枕外隆凸弧线中点以后5.60厘米处,距矢状缝1.00厘米以内占93.5%。顶间骨出现率2.94%,其中1块2.13%,2块0.50%,3块0.31%;呈三角形43.07%,菱形7.69%,长方形20.00%,圆形10.77%,五边形4.62%,不规则形13.85%;横径5.18厘米,纵径4.28厘米,周长14.88厘米。

鼻骨长方形96.00%,三角形2.67%;右侧长方形、左侧三角形1.33%;长,内缘24.16毫米,外缘26.47毫米;宽,上段5.21毫米,中段4.11毫米,下段8.44毫米;厚,上段4.33毫米,中段2.37毫米,下段0.89毫米。

泪骨长17.20毫米,宽12.00毫米,前嵴长19.98毫米,前嵴中点厚5.84毫米。

切牙孔距内侧切牙牙槽缘中点7.00毫米。切牙管长15.40毫米。腭大孔呈圆形14.50%,椭圆形45.70%,漏斗形39.40%;长径4.20毫米,宽径3.40毫米;孔中点至腭中缝15.78毫米。腭大管分为前弯型81.96%,后弯型17.30%,直型0.74%;长17.70毫米。眶下孔多为单孔,有副孔占7.20%;卵圆形61.70%,圆形21.80%,逗号形16.70%;距尖牙牙槽缘32.80毫米,至眶下缘的垂直距离8.10毫米。

下颌骨长102.70毫米,下颌联合高33.10毫米。下颌体长73.20毫米,高28.10毫米,厚15.20毫米;喙突高63.10毫米,髁突高54.70毫米,下颌切迹宽34.70毫米,深14.60毫米;髁突间宽123.10毫米,喙突间宽97.30毫米,下颌角间宽95.20毫米,颏孔间距47.00毫米。下颌角123.68°。髁突圆凸形39.40%,嵴形6.40%,外斜面38.10%,内斜面2.10%,平坦11.90%,其他2.10%;前后径1.01毫米,内外径1.93毫米。髁突下颌支夹角:大于90.00°为40.2%,等于90.00°为48.30%,小于90.00°为11.50%。下颌孔居磨牙咬合面下方85.60%,平对11.54%,上方2.63%;居下颌支中点之后92.82%,之前6.31%,中点处0.87%;距下颌支前缘20.68毫米,后缘15.57毫米。颏孔卵圆形81.10%,圆形17.80%,其他1.10%;长径4.76毫米,宽径3.38毫米;居第1前磨牙下方1.60%,第1前磨牙和第2前磨牙间下方14.30%,第2前磨牙下方63.30%,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间下方18.40%,第1磨牙下方1.60%。副颏孔出现率8.60%,双副颏孔1.0‰,3副颏孔0.5‰。颏棘出现率85.99%;骨面粗糙81.94%,骨面凹陷18.05%;1个出现率10.00%,2个27.00%,3个37.10%,4个25.90%;高度0.10~1.00毫米有19.80%,1.10~2.00毫米 40.90%,2.10~3.00毫米 30.00%,3.10~4.00毫米 8.1%,4.10~5.00毫米 0.90%,5.10~6.00毫米 0.30%。

眶口近圆形14.65%,椭圆形17.90%,正方形33.20%,长方形9.75%,斜方形24.50%;后倾15.50%,垂直59.30%,前倾25.20%。各眶径见表1。眶上裂勺形50.90%,三角形13.25%,梯形20.90%,长方形12.10%,哑铃形2.85%;长径17.40毫米,最大宽6.44毫米,最小宽2.76毫米;前端距眶外侧缘36.18毫米。眶下裂后窄前宽无翘形居多,占47.35%;长径27.26毫米,最大宽4.72毫米,最小宽1.32毫米;前端距眶外下角18.03毫米;与眶上裂夹角48.10°。泪囊窝高15.62毫米,宽7.13毫米,深2.55毫米。鼻泪管长13.78毫米,上口横径5.49毫米,上口至下鼻道底长27.68毫米。

表1 眶径(平均值,毫米)

地区

内眶距

外眶距

眶高

眶宽

眶深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华北

20.8020.3096.0093.1035.4034.8039.1038.5048.3047.00

华东

20.80

94.20

35.4834.7640.4238.6446.1045.18

西北

20.6520.1897.4493.435.1434.9439.9038.3046.8044.59

骨性鼻腔高53.20毫米,宽25.40毫米;梨状孔最大横径25.40毫米,高30.10毫米。上颌窦容积12.41ml,前后径32.70毫米,横径23.60毫米,矢径29.90毫米;窦口最大前后径20.40毫米,最大上下径11.20毫米。蝶窦窦腔后缘伸至垂体窝底前缘出现率13.33%,中部36.67%,过窝后达斜坡50.00%;甲介型2.00%,半鞍型5.00%,鞍前型15.00%,全鞍型75.00%,混合型3.00%,其他型3.00%。蝶窦内腔双房出现率88.00%,多房7.00%,单房5.00%。窦中隔偏左44.00%,偏右28.00%,正中位18.00%,不规则中隔5.00%;矢状位76.00%,额状位4.00%,多隔10.00%,S形1.00%,隔前中后左侧4.00%。蝶窦口长径5.67毫米,短径3.54毫米。蝶窦口至垂体窝底18.60毫米;窦口下缘距梨状孔下缘中点52.97毫米,口上缘至顶部骨壁3.12毫米。额窦两侧各一64.40%,一侧无窦19.20%,两侧无窦13.20%,一单一双2.00%,两侧各二窦1.20%。

骨腭呈U形,男性29.31%,女性14.29%;椭圆形,男性55.17%,女性80.95%;抛物线形,男性15.52%,女性4.76%。狭腭11.00%,中腭20.00%,阔腭69.00%。上牙槽弓长51.55毫米,宽62.82毫米。骨腭各径见表2。

表2 骨腭的各径(平均值,毫米)和指数

性别

腭长

腭宽

腭深

腭指数

男性

43.5240.8414.2894.76

女性

45.0439.9212.5786.6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