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德国冶金学家A.莱德堡而命名。莱氏体中的奥氏体继续冷却时,进一步转变为珠光体(共析转变)。奥氏体转变后的莱氏体称为变态莱氏体,一般用符号Ld′表示。
通常,高硅含量的铁碳合金快冷时,因未发生石墨化而形成的白口铸铁具有莱氏体组织。在铁碳合金中加入合金元素硅,将使共晶成分左移。如含硅为2.4%的铁碳合金,其共晶成分由原来的碳含量4.3%左移至3.5%处。当一定成分的铸铁快冷时,所形成的共晶组织是由共晶渗碳体及由奥氏体共析转变所形成的珠光体所组成。莱氏体是一种介稳定的组织,硬度比较高,性能较脆。在高于奥氏体转变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渗碳体可发生分解并形成铁素体及团絮状石墨,这种热处理称为可锻化退火。经此处理过的铸铁称为可锻铸铁,与白口铸铁相比,其硬度降低,但韧性提高。
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高速钢(如W18Cr4V)及高碳高铬钢(如Cr12,Cr12MoV)在浇铸时,可得到以合金碳化物为骨架的鱼骨状莱氏体组织。在轧制及锻造过程中将这些合金中的碳化物打碎,并经过适当热处理后,可制成具有高红硬性的切削刀具及高耐磨性的模具。
在铸铁成分中加入较高的铬元素(约15%),可形成莱氏体共晶组织,这种铸铁称为高铬白口铸铁,广泛用作耐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