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网络系统控制分析与设计 . 博弈论

卖方寡头垄断

/seller oligopoly/
条目作者王炳昌

王炳昌

最后更新 2023-05-16
浏览 189
最后更新 2023-05-16
浏览 18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仅有少数几个卖者(即卖方寡头)和许多买者的市场结构。在卖方寡头市场中,由于寡头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寡头之间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卖方寡头市场中的垄断程度介于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

英文名称
seller oligopoly
所属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卖方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

卖方寡头垄断的形成首先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特点决定的,卖方寡头垄断行业往往是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其次,寡头厂商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厂商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

在国外寡头和垄断往往密不可分,比如在某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公司经营相关业务,消费者或其他上下游产业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只能与该公司进行交易或者接受其商品或服务,这被称为垄断,而称这家公司为寡头。二者结合就是卖方寡头垄断。一般在中国只有垄断,谈不上寡头。

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由于寡头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不管寡头如何行动,寡头的行为都会影响对手的行为,影响整个市场。因此每个寡头在决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时,都非常重视对手对自己这一策略和政策的态度和反应。作为厂商的寡头垄断者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寡头的行为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因此寡头厂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成形式多种多样的共谋或协作,如签订协议或暗中保持默契等。

寡头垄断市场形态的出现主要归因于以下2点:①缘于市场竞争的垄断。企业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所获取的市场垄断,比如微软公司对操作系统软件领域的垄断。②缘于政府法定的行政垄断。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业中的某个企业以垄断权力,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管制,以改善效率。这种市场形态主要出现在一些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行业当中,比如供水行业、管道煤气行业等。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这是少数企业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卖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果这些行业中要容纳大量企业,则每家企业都将因生产规模过小而造成很高的平均成本。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大公司不断壮大,小公司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试图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除非一开始就能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并能占据比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否则过高的平均成本将使其无法与原有的企业相匹敌。

①需求曲线拐点:理解寡头的需求曲线拐点的关键在于理解寡头价格变动的相互影响。因为市场被若干寡头分割,一家寡头涨价,别的寡头价格不变,这家寡头的消费者都去购买别的寡头的商品,其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减少;反过来,一家寡头降价,别的寡头则要跟着降价,这样可以部分抵消这个寡头降价的效应,使得这个寡头的需求量增加有限。需求曲线拐点折断了边际收益曲线,这是需求曲线作为平均收益线与边际收益线的关系决定的。边际成本线与需求曲线的拐点相交,既不影响价格也不影响产出。

②市场份额模式:理解市场份额的关键就是遵循“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规则,确定市场份额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线相同的情况下,边际成本低的企业市场份额大,价格低;而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市场份额小,价格高。

③价格领头模式:上述两种情况是寡头企业各自定自己的价格,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家寡头定价,其他寡头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④博弈论模式:寡头垄断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博弈,也就是参与人在充分考虑其他参与人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做出的选择之后,再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策。

寡头垄断企业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企业之间存在着被认识到的很强的相互依存性或激烈对抗的竞争。实际上,垄断竞争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依存性,相对而言,垄断竞争企业的相互依存性比较弱,以至于几乎不被垄断竞争者所认识。在垄断竞争行业中,企业数量较多,每家企业都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因此单个企业产销量的变化对于其他各竞争者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假设某一家企业决定稍微降低其产品的售价以扩大销售量,这会使其他竞争者丧失一部分顾客,但该企业扩大的销售量在整个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其他竞争者并不会明显感受到这种影响。在此意义上,垄断竞争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依存性,因为其降价的结果如何和其他竞争者是否全都降价有关。但垄断竞争者的有关决策却可以是相互独立地做出的,即他们在决策时往往并不考虑对手的反应,竞争对手太多,很难明确地考虑。在寡头垄断市场中,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被明确认识到的,某一家企业降低价格以扩大销售量,其他企业都会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这就使得任何一家企业做出某项决策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反应,并对这种反应做出估计。

由于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依存性,使其在经营上有着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不同的重要特点,即寡头垄断者的某项决策会产生什么结果完全取决于其对手的反应。因此,寡头垄断者的竞争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实践中的企业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使其决策的难度相应提高。在此意义上,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比其他三种市场(即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竞争都更为激烈。

对于寡头在市场中的行为,已有不少的理论和模型,但与其他三种市场理论相比,寡头理论要复杂得多,具体表现为:①种类多。有少数纯质寡头垄断、双头纯粹寡头垄断、双头异质寡头垄断,等等。②行为多样。寡头相互依存,可能是相互猜测的独立行为,也可能是各种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勾结和协作。③竞争方式不同。可能是价格竞争也可能是非价格竞争。

具有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上所存在的价格刚性现象的经济模型)和卡特尔模型(为了垄断市场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厂商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市场份额分配等方面达成协定从而形成的垄断性组织和关系的模型)这三种寡头垄断的经典模型。其中,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是假定各家寡头并不相互勾结,而卡特尔模型属于有正式勾结的寡头模型。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当不存在相互勾结时,各寡头根据其他寡头的产量决策,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调整自己的产量。当寡头之间存在勾结时,产量由各寡头协商确定。而确定的结果对谁有利,则取决于各寡头实力的大小。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通常表现为由各寡头相互协调的行为方式所决定。这种协调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价格领先制和成本加成法。

价格领先制指一个行业的产品价格,通常由某一寡头率先制定,其余寡头追随其后确定各自产品的售价。价格领先制通常有包括支配型价格领先、成本最低型价格领先和晴雨表型价格领先等3种形式。①支配型价格领先。指由寡头垄断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立产品的售价,其余规模小一些的厂商根据已确立的价格确定各自的产销量。②成本最低型价格领先。由成本最低的寡头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其产销量和销售价格,而其他寡头也将按同一价格销售各自的产品。③晴雨表型价格领先。寡头垄断行业中,某个厂商在获取信息、判断市场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公认的特殊能力,该厂商产品价格的变动,起到了传递某种信息的作用,因此其他厂商会根据该厂商产品价格的变动而相应变动自己产品的价格。

成本加成法是寡头垄断市场上一种常用的定价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以厂商生产能力的某个百分比确定一个正常或标准的产量数字,然后根据这一产量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成本,由此可以减少由于实际产量的变动而使厂商制定的价格产生频繁变动。然后在所估计的平均成本基础上加上固定百分比的加成,从而制定出产品的售价。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