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艺术学 . 音乐学 . 中国音乐史与当代音乐创作 . 中国古代音乐 . 〔古代乐论著作〕

《乐律全书》

/Collection of Tone-system/
条目作者冯文慈

冯文慈

最后更新 2024-03-02
浏览 271
最后更新 2024-03-02
浏览 27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明代涵盖律学、乐学、舞学、历学、算学诸学科的综合性著作集。

英文名称
Collection of Tone-system
著者
朱载堉
卷数
48

明代朱载堉撰。含有14种。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郑藩刊本,共48卷,文字约占一半,60万字左右,其间插以乐谱、舞谱、图录。14种著作相互间多有融会贯通。所标写作年代以《律历融通·序》最早,在万历九年;《律吕精义·序》最迟,在万历二十四年。其间曾于万历二十三年向宫廷进献其中的历学著作3种(统称《历学新说》,见朱载堉的《进历书奏疏》),此后又经大约10年的“重校编成”“画图刊版”,于万历三十四年将《乐律全书》进献宫廷(《进历书奏疏》)。现依郑藩刊本进献顺序简介14种著作如下:

①《律吕精义》。内篇、外篇各10卷,万历二十四年序。对《乐律全书》中其他各书内容多有集萃或发展,因此居进献之首。其撰著的根本因由是以“新法密率”取代“旧法三分损益”。内篇主要内容:卷一,造律得失,新法密率的理论、计算和数据(精密程度达25位数字);卷二、卷三,异径管律的计算和数据;卷四,密率新法与三分损益旧法的比较,十进位制与九进位制的换算;卷五,律管的制造和试验,采用新旧二法的数据,辨候气谬说;卷六、卷七,吹笙定琴,以琴定瑟,琴瑟操缦,旋宫谱六十调指法,七音为均和八十四声新说;卷八、卷九,八音乐器和舞器,实用律管数据,琴箴瑟铭,古乐绝传之由;卷十,论律度量衡及其计算,四器寓法于黍。外篇主要内容:卷一至卷四,古今乐律论律杂说,辨蔡元定、李照、李文利、张敔、李文察、刘濂、何妥、陈旸之失,卷二兼及歌声音域及其进行格式;卷五,周乐忌商,起调毕曲;卷六、卷七,礼乐二者不可偏废,对《仪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的对照阐述以及弦歌、笙奏、间歌、合乐等;卷八,弦歌二者不可偏废,弦歌要旨,操缦,定琴瑟法,合乐谱;卷九、卷十,舞学不可废,舞学十议,文舞武舞并所拟诗乐谱。

②《律学新说》4卷。万历十二年序。论述撰著因由在于批评刘歆和蔡元定的乐律学说;认为乐之本在律吕,律之本在长短;主张“自然之理”及其体现“新法密率”。书末附《律学四物谱·序》,说明本书由来。卷一论述律品本源,三分损益旧法和密率新法两种方法的计算以及九、十两种进位制的换算,造律和吹律,立均旋宫和新法密率律准,律数与音乐实践的关系等。卷二,卷三、卷四论述与其律学密切相关的度量衡学说;卷二并再论新法下约率密率的算法比较,旧法与新法的算法比较,琴的定弦法的操缦等。

③《乐学新说》。对《周礼·春官》所载“大司乐”的阐发,涉及旋宫、律算等。

④《算学新说》。提出珠算法新说,尚密尚简,开平方不用商除,开立方不显廉法;以新法密率为例,展示其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⑤《圣寿万年历》2卷,进献《圣寿历》,以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为历元,元纪四千五百六十。

⑥《万年历备考》3卷,考证历代诸家历法得失。

⑦《律历融通》4卷,附“音义”1卷,万历九年自序。进献《黄钟历》,以万历九年(辛巳,1581)以前300年之前到元至元十八年(辛巳,1281)为实际历元,附录中载有新法密率算法。

⑧《操缦古乐谱》。学乐先学赓歌操缦,弦歌要旨,歌声格式,以管定琴瑟,诸般乐器之合乐谱等。

⑨《旋宫合乐谱》。以黄钟调为例展示旋宫合乐谱,堂上堂下设乐图等。

⑩《乡饮诗乐谱》6卷,传统礼仪乡饮酒和乡射的经文、设乐图、弦歌、笙奏、合乐谱等。

⑪《六代小舞谱》。以童子舞谱阐释《周礼·春官》所载六种小舞——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并和黄帝以降六代乐舞相对应。分属文舞、武舞二类;以“仁义智礼”四势为四端,“三纲五常”八势为目。

⑫《小舞乡乐谱》。六种小舞,分属文舞武舞二类等,与《六代小舞谱》同,乐歌有别。另有学舞口诀、乐器小样、合乐谱等。

⑬《二佾缀兆图》。内容与《小舞乡乐谱》类似,舞谱以舞童的草履方位表示行列进退。卷首是朱熹论舞大略。

⑭《灵星小舞谱》。采用明代曲牌〔豆叶黄〕〔金字经〕〔鼓孤桐〕〔青天歌〕,配以古之辞章,使今古融通,衍述汉代灵星祠祭祀之舞谱。舞童二人,表现农事耕作,用乐器多种,配有工尺谱等。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