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温泉亲水公园是台湾第一座温泉公园、台北市的第三座公园,也是一个广受外来游客欢迎的温泉乡(图1)。
北投公园开辟建设于1913年。在士林与北投被划入台北市后,在台北市政府城市规划中,北投公园是由北投1、2、4、54、55号公园组成的一个公园绿地,占地约6万平方米。
北投一词来自古代出没于北投山区的平埔人的语言,意为女巫居住地之意。北投原以生产硫黄闻名。至1894年,德国商人发现温泉并建设俱乐部。1896年,北投温泉旅馆始祖日本大阪人平田源吾(1845~1919)在北投开设第一家温泉旅社天狗庵,北投温泉由此打开了享誉世界的知名度。1901年8月,淡水线火车通车,北投陆续有多个温泉旅馆开业,陆续兴盛繁荣。1913年,台北厅将原有露天浴场扩建为北投温泉公共浴场,即今温泉博物馆。以此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北投公园(图2)。
1994年夏天,因北投小学师生于公园一隅发现废弃建筑北投公共温泉浴场而联署修护复原,随着社区居民的参与,发动了一场温泉社区文化保存运动。
在初步修复后,当地居民逐渐达成共识,公园要向着亲水公园及生态环境博物馆的方向发展。包括北投温泉博物馆(图3)、儿童戏水区、北投石复育区、露天剧场、露天浴场、迷宫区、温泉溪流亲水区。北投公园除了提供大众休闲放松、汤浴游憩功能以外,还承载了人文历史和生态保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