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氏硬度为6~6.5,密度为2.65(+0.02,-0.03)克/厘米3,折射率为1.537~1.547(+0.004,-0.006),双折率为0.007~0.010。日光石属三斜晶系,短柱状或厚板状,常呈块状,并发育有聚片双晶等,在底面解理面上可见重复的双晶纹。常见颜色为黄、橙黄至棕色、褐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二轴晶,在紫外光下无反应,具有砂金效应,即随着宝石的转动,能反射出红色或金色的反光,这是因其含有大致定向排列的金属矿物薄片,如赤铁矿、铜或其他矿物。砂金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包裹体的大小。具两组完全解理,贝壳状至阶梯状断口。内部有红色或金色的板状包体,具金属质感。
优化处理方法有浸蜡、覆膜、扩散、辐照、充填等。
产地主要为挪威南部的特韦德斯特兰、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加拿大、印度南部、美国纽约、俄勒冈州、新泽西州及犹他州。主要产于片麻岩中的石英脉(如挪威)、伟晶岩(如印度、马达加斯加)中。
主要从特殊光学效应及其颜色、透明度、净度几个方面来进行质量评价。以金黄色、具强砂金效应者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