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 艺术理论 . 著作

《印典》

/Seal cutting art dictionary/
条目作者​何开炼

​何开炼

最后更新 2024-08-31
浏览 188
最后更新 2024-08-31
浏览 18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清代印学著作、印谱。又称《印典八卷》。


英文名称
Seal cutting art dictionary
又称
《印典八卷》
成书时间
清代

朱象贤选辑。朱象贤,清代印学家。生卒年不详。字行先,又字圣涵,号清溪子。清溪(今江苏吴县)人。先后任泸溪及玉山县丞、万载知县之职。秉性敦厚,自奉甚俭,博闻广识,精通书法。曾受业于杨宾、沈德潜,与钮让、白长庚等交游密切。朱象贤一生著述颇丰,除《印典》,还有《闻见偶录》《回文类聚》《回文类聚续编》等。

《印典》成书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全书八卷,搜罗宏富,去取精审,编排合理,体例谨严,堪称印林经典。卷首有钮让序及朱氏(朱象贤)自序,次为例言;卷第一为“原始、制度上”,历述印章之始;卷第二为“制度下”;卷第三为“赉予、流传”,多罗列赐赠之事;卷第四为“故事”,搜录玺印之传授、艺林之传闻计一百五十一则,多不足信;卷第五为“综纪、集说、杂录”,札引曲籍记及之印章琐事;卷第六为“评论、镌制”,卷第七为“器用”;卷第八为“诗文”,收诗歌二十八首、铭二篇……等。是书分为十二门,即原始、制度、赉予、流传、故事、综纪、集说、杂录、评论、镌制、器用、诗文。《印典》卷末附朱象贤族侄朱廷诏和其友人白长庚二人所题跋文。白长庚跋称其作品,曰:“所引宋王基《梅庵杂记》《蜗庐笔记》、叶氏《游艺杂述》、元宋无考《古纪略》四书,皆得之槜李曹氏钞本,为诸家所未见。”朱象贤自序部分自述曰:“予家贫识陋,不能一见汤盘孔鼎,而秦、汉印章犹有流传,得窥其妙,故每涉猎群书,采录类聚,编成八卷,名曰《印典》,好古君子欲知古印渊源,不外乎此矣。”此书的精华部分在前四卷,不仅详细介绍了历代印章的形式、风格、特征、制度和流变,而且区分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结构特征。

全书主要记述自《周书》“汤放桀,服天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座”的“置玺再拜”,到《鹤岑随笔》之“雍丘刘文烈理顺传胪时”的“印绶飞起”等一百四十二则印事典故,记录了有关印章、印人的“艺林佳话”故事。《印典》部分章节所录典故在分类编辑时,也有混乱淆杂。如“故事”与“综纪”二门所载多相出入,“且杂采旧文,漫无考辨”。

《印典》有不同版本流传于后世,其中主要的版本有康熙壬寅朱氏刊本、《四库全书》本、西泠印社的《印学丛书》本、《遁庵印学丛书》本和《历代印学论文选》选录本等。



  •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艺术类二•篆刻•印典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6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