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与其舅舅兼养父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23/24~79)作区分,被称为小普林尼。
在罗马帝国时期,私家花园大量涌现,几乎每个贵族家庭都有自己的花园。这些私家花园大多以别墅花园的形式,建造在郊野的山坡上或是河流的右岸。小普林尼在拉锡奥姆(Latium)山坡上建造的洛朗丹别墅(Villa Laurentin),以及在托斯卡纳的别墅(VillaPlinyatTuscane)便是这一时期别墅花园的代表。他在给朋友的信件中细致地描述了这两座别墅花园的情形,从中可了解到该时期别墅花园的风格特征。
首先,这一时期的别墅花园以选址取胜,四周环境优美,景色动人。其次,别墅建筑采取一系列合院的布局形式,庭院中均通过模仿砖石建筑的木格栅廊架、蔓性月季覆盖的藤架、草地覆被的露台、花台镶嵌的甬道、绿色植物雕刻的装点、独立或成组布置的雕塑等元素来实现建筑体与郊野环境的过渡。再者,建筑室内通过风景题材的壁画将自然气息延续到室内,并借助房间朝向与门窗布置,使人从室内望去远处的自然风光丰富而多样。人工与乡野并存,建筑和树木互映,使庭院显得生机勃勃。庭园因此成为别墅建筑与园外村庄、田野牧场之间的过渡和纽带,塑造整体和谐而富有田园气息的整体风貌,使得别墅花园成为宁静的隐居场所和适宜的休憩空间。
从小普林尼的书信中人们还可以了解到,树木花草、喷泉、雕像、林荫道、“绿色雕刻”等已成为罗马帝国花园中基本的造园要素,并产生以明渠、水池、喷泉为中心的对称式花园布局。尽管罗马帝国时期的私家园林几乎没有留下实物,但是小普林尼详尽的文字记述为后人了解这一西方园林艺术的渊流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