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始。1870年,时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C.C.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认为“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案例中得以扩展。这种发展大致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追寻”,由此揭开了案例研究法的序幕。案例研究法在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中的成功激励了商业教育领域。哈佛大学A.L.洛厄尔(Abbott Lawrence Lowell)教授在哈佛大学创建商学院时建议,向最成功的职业学院法学院学习案例研究法。1908年案例研究法在哈佛商学院开始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由此,人们开始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收集商业案例。
案例研究法
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营销情景和营销过程,建立真实的营销感受和寻求解决营销问题的方案。
- 英文名称
- case study method
- 所属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为一种解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各个学者对案例研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有学者将案例研究看作是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眼于一个事件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用来阐明和支持命题和规则的方法,而不是归纳出新的解说。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强调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底下对个体行为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形成假设。还有学者认为作为研究方法,案例研究首先用于现有资料或数据分析,并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前三种观点都认为案例研究有其局限性,只是对特殊事件的研究方法,不能推出普遍性结论;而后两种则认为案例研究能够得出新的假设与普遍性结论。
案例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必要环节,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利工具。在许多问题中,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决策十分危险,而案例研究可以弥补统计的不足。案例研究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具有高度的拟真性、灵活的启发性、鲜明的针对性等三个特点。其主要的优势在于:结果具有现实感,更能被读者接受;为其他类似案例研究提供解释;具有深入、全面的特点,能够抽象出一些有价值的命题,或者提出一些具有更深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为后继研究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路和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在设计案例研究法时,需要考虑五个要素:研究问题、理论假设、分析单位、连接数据与假设的逻辑、解释研究结果的标准。因此,案例研究法的程序也可以分为五个步骤:①依据企业案例提出问题和研究目的。②对研究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综述,推导和提出分析框架、理论命题或者提出分析案例的理论视角。③撰写规范性的研究案例。④分析研究案例并从中验证第二步骤的理论命题,或者发现企业实践中产生的新事实、新思想。⑤提出研究结论。
正如社会现象是不可复制的,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实际情景也是不能复制的,考虑到单纯的量化研究容易忽视这些差异性,这就给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案例研究法早不再局限应用于法律、商业领域,在危机管理、医学药物临床试验、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扩展阅读
-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管理学报,2008,5(3):340-344.
- 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南开管理评论,2004,7(2):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