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最早形成于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的萌芽迫切要求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与制度。15世纪,伴随着城市的出现,手工业与市民阶级逐渐兴起,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瓦解。约1500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逐渐出现,为了保护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商业阶级的利益,民族国家的意识开始萌芽。在经济因素的推动下,封建的上层建筑也在发生着转变,封建贵族归附王权,但同时又不断地反叛王权,王权开始与市民阶级联盟,在火药和大炮的帮助下,封建贵族的统治走向终结。另外,印刷术的推广对民族意识的崛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宗教改革和古典文化的复兴,确定了世俗王权对教权、民族教会对罗马教廷的胜利。民族国家在王权与市民阶层联合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形成,市民阶级在转化为资产阶级后,资产阶级革命拉开序幕,开启了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民族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而建立,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而认同感的来源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
根据内部的民族构成不同,民族国家可以分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两个类型。一个民族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但并非民族必须建立国家。多个民族联合而组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文明的发展成果并不会低于单一民族的国家,并且往往由多个民族建立的国家,其内部文化的丰富性是单一民族国家不可比拟的。从结构上来说,单一民族国家是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的同构,而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持续性的包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