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领域 . 人体解剖学 . 解剖学技术

人体塑化技术

/body plasticizing technology/
最后更新 2025-03-14
浏览 148
最后更新 2025-03-14
浏览 14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应用高分子化合物将人体器官标本进行浸渍的标本制备技术。

英文名称
body plasticizing technology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该技术使人体组织内的水与脂质被替代,最终标本的性状类似塑料,无毒无味、持久耐用,达到能够长期保存标本的目的。

该技术的流程分为固定、脱水、浸渍、硬化。①固定。用5%~20%的甲醛作固定液,经动脉灌注固定的生物塑化标本。固定时间通常为2~8周,而人体四肢与躯干等较大标本需固定半年左右。脑组织的固定时间需要一年以上。②脱水。酒精逐级脱水,再用丙酮、二氯甲烷等中间剂将完成脱水的标本进行标本组织内酒精置换。室温下的脱水与脱脂两个过程同时完成。③浸渍。其原理是具有挥发特点的中间剂在低压或真空状态下最宜自动形成气泡,从组织细胞内释放出来。而此时组织细胞内出现的负压引导塑化剂自动进入组织细胞中,填补了因为中间剂释放所留下的组织与细胞空间,产生标本塑化效果。在人体标本塑化流程的第4时间段,4天的浸渍压力控制在0mmHg以下,直到压力降至-50~-60mmHg为止。在真空负压条件下,中间剂不断挥发,形成单个气泡的不断产生与冒出,则为最佳的压力判断指标。而每分钟气泡的冒出小于6个时,则为浸渍过程完全结束的硬指标。④硬化。硬化处理、阶段及其科学原理。高分子化合物的塑化剂,液态时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在组织细胞内发生聚合反应时,分子结构的双键被打开,构成共价键,产生聚合作用,使其由液体变成固体,形成了高分子多聚化合物。真空浸渍标本通常在室温下聚合、硬化。还可用气体硬化技术促其硬化。

人体标本塑化时间段流程表
时间段浸渍天数(天)压力控制(mmHg)
第1450±
第2415
第345
第44<0 下降到-50~-6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