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农学 . 草业科学 . 〔草业系统〕 . 草业系统 . ﹝草业生产系统﹞ . 草业系统工程 . 退牧还草

退牧还草

/grazing ban for pasture restoration /
条目作者万里强

万里强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47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4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中国牧区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采取适当减少或停止放牧家畜,使该区草地植被休养生息并逐渐得以恢复的工程项目,也是中国“十五”期间推行的国家政策性项目。

英文名称
grazing ban for pasture restoration
所属学科
草业科学

在退牧还草项目实施期间,国家以补贴的形式来保证禁牧后农牧民的生存问题,同时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上给予大力支持,在逐步改善和保护广大牧区草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使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根据全国草原荒漠化趋势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于2002年12月16日正式批准在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退牧还草政策,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退牧还草政策旨在给予农牧民一定经济补偿的前提下,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不断恢复草原植被,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状况,全面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生产协调发展。2011年8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意见》,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

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实行禁牧封育的草原,原则上不再实施围栏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重点安排划区轮牧和季节性休牧围栏建设,并与推行草畜平衡挂钩;按照围栏建设任务的30%安排重度退化草原补播改良任务;逐步扩大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范围。

配套建设舍饲棚圈和人工饲草地。在具有发展舍饲圈养潜力的退牧还草工程区,对缺乏棚圈的退牧户,按照每户8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实施舍饲棚圈建设,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牧业转变;在具备稳定地表水水源的工程区,配套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解决退牧后农牧户饲养牲畜的饲料短缺问题。

提高中央投资补助比例和标准。围栏建设中央投资补助比例由现行的70%提高到80%,地方配套由30%调整为20%,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青藏高原地区围栏建设每亩(1亩=1/15公顷)中央投资补助由17.5元提高到20元,其他地区由14元提高到16元;补播草种费每亩中央投资补助由10元提高到20元;人工饲草地建设每亩中央投资补助160元,舍饲棚圈建设每户中央投资补助3000元;按照中央投资总额的2%安排退牧还草工程前期工作费。

饲料粮补助改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从2011年起,不再安排饲料粮补助,在工程区内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实行禁牧封育的草原,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补助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5年为1个补助周期;对禁牧区域以外实行休牧、轮牧的草原,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

  • 包利民.我国退牧还草政策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8),62-6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