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弗拉基米尔,卒于莫斯科。出身于一个官员家庭,父亲是首席贵族办公厅的一名官员,也是一位作家。在兹拉托甫拉茨基的幼年时期,父亲与文学界的交往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很早便开始培养文学兴趣和关注人民生活。1864~1866年,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历史语文系和圣彼得堡技术学院工程部学习,后因经济极度贫困肄业。1866年成为《祖国的儿子》杂志的校对员,并开始尝试文学创作。
1866年,兹拉托甫拉茨基发表文学处女作《楚布林的世界》。兹拉托甫拉茨基创作的基本主题是改革时期的乡村生活,在代表作《准则:一座乡村的历史》(1878~1882)中,他按照民粹派作家的思想将俄国乡村生活理想化。1883年,作家与L.N.托尔斯泰结识,在描写民粹派知识分子的作品《金子般的心》(1877)中,能看到托尔斯泰思想对作家形成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还体现了作家有关父权制社会的思考,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短篇小说《我的幻想 一个小人物的故事》(1885)、《我的“小爷爷”和菲姆什卡》(1890)、《白色的小老头》(1892)。1884年,在《祖国纪事》上发表了中篇小说《陪审团的农民》,奠定了兹拉托甫拉茨基在当时俄国文学界严肃文学作家的地位。80年代后期,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开始关注从农村出走而变为城市无产阶级的农民的生活,如特写《工人们的城市》(1885)和中篇小说《幻想者们》(1893)。作家晚期创作的代表作是特写《乡村生活》。
兹拉托甫拉茨基是与G.I.乌斯宾斯基齐名的乡村小说家,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创作是关于俄国乡村生活的一部独特的“百科全书”。